清规 [qīng guī]
1. 佛教中僧尼必须遵守的戒规。
英[monastic rules for Buddhists;]
清规 引证解释
⒈ 谓供人遵循的规范。
引《梁书·谢朏传》:“且文宗儒肆,互居其长;清规雅裁,兼擅其美。”
唐 杜甫 《偶题》诗:“后贤兼旧制,歷代各清规。”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少加粟帛之恩,俾谐丧葬之礼,上则成先皇之雅意,下则扬隐士之清规。”
⒉ 指佛教或道教规定信徒应守的清规。始于 唐 代 百丈山 怀海 创立的“禅门清规”。
引元 黄溍 《百丈山大智寿寺天下师表阁记》:“詔 开山 大訢 领其徒而以禪师所制清规为日用动作威仪之节。”
《水浒传》第四回:“长老道:‘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你两个做得好事!扰乱清规,不守仙范,那里是出家读书人的道理!”
《西湖民间故事·飞来峰》:“那时, 西湖 灵隐寺 里有个 济颠 和尚,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清规。”
⒊ 今亦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含贬义)。
例如:数不清的清规和戒律。
⒋ 月。月满如规,光辉皎洁,故谓。
引唐 卢照邻 《琴曲歌辞·明月引》:“澄清规於万里,照离思於千行。”
唐 李商隐 《赋得月照冰池》:“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五代 齐己 《中秋月》诗:“空碧无云露溼衣,羣星光外涌清规。”
国语词典
清规 [qīng guī]
⒈ 禅宗寺院或道观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
引《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人留在禅林里,是必要坏了清规。」
《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
⒉ 泛指供人遵循的规范。
引《梁书·卷十五·谢朏传》:「清规雅裁,兼擅其美。」
唐·杜甫〈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清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家货释义:原指独家的或同样的货物,引申谓独守一家清规者,多指僧人。
- 2.
卧牀释义:⒈睡觉的床铺。唐 岑参《送柳录事赴梁州》诗:“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牀。”唐 白居易《燕子楼》诗之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牀。”《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等惯刼客商的黑店合不守清规的庙宇,多有在那卧牀后边供桌底下设着地窨子。”郁达夫《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⒉犹卧病。《红楼梦》第七九回:“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卧牀不起。”
- 3.
大夜释义:⒈沉沉的黑夜;深沉的夜色。晋 陆云《南征赋》:“映皓月而望舒闇,照重昏而大夜朗。”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 广州。”⒉长夜。谓人死长眠地下。南朝 梁 王僧孺《从子永宁令谦诔》:“昭途长已,大夜斯安。”北周 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爰在盛年,先从大夜。”唐 黄滔《伤翁外甥》诗:“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⒊佛教谓僧徒死后火葬之前夜为大夜,也称迨夜、宿夜。参阅《百丈清规》六。
- 4.
安骨释义:佛教寺院将死者火葬后,收拾遗骨,置于本堂称为“安骨”。 《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山门首真亭挂真、奠茶汤、秉炬、安骨、提衣……。”
- 5.
懋绩释义:大功绩;功绩。《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宋 张友正《歙州披云亭记》:“友正 家正此山之下,获游此亭之上,思刊懋绩,輒课庸词。”明 朱鼎《玉镜台记·擒王敦》:“懋绩丰庸,捷书奏九重。”黄远庸《北京之新年》:“秉钧 德薄才鲜,毫无懋绩。”
- 6.
戒律释义:⒈也叫戒条。宗教徒必须遵守的法则。⒉比喻限制、束缚的条文:清规戒律。
- 7.
戒腊释义:亦作“戒蜡”。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 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禪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戒腊本作戒蜡。西域番僧结制之日,秤其身若干觔,即以蜡为身,亦若干觔,解制之日再秤之,若身重於蜡,
- 8.
梵嫂释义:世人对僧妻的称呼。宋 陶穀《清异录·梵嫂》:“相国寺 星辰院 比丘 澄暉,以艳倡为妻……忽一少年踵门謁 暉,愿置酒参会梵嫂,暉 难之。”清 宋长白《柳亭诗话》卷十一:“鲍令暉 有《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结曰:‘持妾一生泪,经秋復度春。’六朝以前,清规未立,世人呼为梵嫂、师娘者,往往有之。”
- 9.
汗简释义:⒈以火炙竹简,供书写所用。汉 刘向《别录》:“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北周 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子云 犹汗简,温舒 正削蒲。”⒉竹简。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亦借指著述。元 袁桷《偶述末章答继学》诗:“韦编旧学阴阳祕,汗简功深岁月修。”清 钮琇《觚賸·蒋山佣》:“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膝之谋,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鑑之献也。”⒊借指史册、典籍。《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旧五代史·晋
- 10.
清规释义:⒈指美好的规范。《晋书·王承传》:“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⒉月。月圆如规而明,故名。唐齐己《中秋月》诗:“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⒊唐德宗元和年间百丈山的怀海禅师首创禅宗寺院的规制,即《百丈清规》,也叫古清规。后来各寺院所立规制都称作清规。佛教认为对僧人起清净作用,故名。
- 11.
禅规释义:佛教的清规戒律。亦指寺院法规。
- 12.
访案释义:指下令查办的案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又叫我作为访案,又叫我严办,却又只説得他‘不守清规’四个字,叫我怎样严办法呢?”《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起先 西卿 的左邻右舍,见 西卿 拜县里大老爷不见,就造了多少謡言,説他吃了访案,县里正要拿他。”
清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家货释义:原指独家的或同样的货物,引申谓独守一家清规者,多指僧人。
- 2.
卧牀释义:⒈睡觉的床铺。唐 岑参《送柳录事赴梁州》诗:“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牀。”唐 白居易《燕子楼》诗之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牀。”《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等惯刼客商的黑店合不守清规的庙宇,多有在那卧牀后边供桌底下设着地窨子。”郁达夫《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⒉犹卧病。《红楼梦》第七九回:“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卧牀不起。”
- 3.
大夜释义:⒈沉沉的黑夜;深沉的夜色。晋 陆云《南征赋》:“映皓月而望舒闇,照重昏而大夜朗。”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 广州。”⒉长夜。谓人死长眠地下。南朝 梁 王僧孺《从子永宁令谦诔》:“昭途长已,大夜斯安。”北周 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爰在盛年,先从大夜。”唐 黄滔《伤翁外甥》诗:“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⒊佛教谓僧徒死后火葬之前夜为大夜,也称迨夜、宿夜。参阅《百丈清规》六。
- 4.
安骨释义:佛教寺院将死者火葬后,收拾遗骨,置于本堂称为“安骨”。 《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山门首真亭挂真、奠茶汤、秉炬、安骨、提衣……。”
- 5.
懋绩释义:大功绩;功绩。《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宋 张友正《歙州披云亭记》:“友正 家正此山之下,获游此亭之上,思刊懋绩,輒课庸词。”明 朱鼎《玉镜台记·擒王敦》:“懋绩丰庸,捷书奏九重。”黄远庸《北京之新年》:“秉钧 德薄才鲜,毫无懋绩。”
- 6.
戒律释义:⒈也叫戒条。宗教徒必须遵守的法则。⒉比喻限制、束缚的条文:清规戒律。
- 7.
戒腊释义:亦作“戒蜡”。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 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禪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戒腊本作戒蜡。西域番僧结制之日,秤其身若干觔,即以蜡为身,亦若干觔,解制之日再秤之,若身重於蜡,
- 8.
梵嫂释义:世人对僧妻的称呼。宋 陶穀《清异录·梵嫂》:“相国寺 星辰院 比丘 澄暉,以艳倡为妻……忽一少年踵门謁 暉,愿置酒参会梵嫂,暉 难之。”清 宋长白《柳亭诗话》卷十一:“鲍令暉 有《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结曰:‘持妾一生泪,经秋復度春。’六朝以前,清规未立,世人呼为梵嫂、师娘者,往往有之。”
- 9.
汗简释义:⒈以火炙竹简,供书写所用。汉 刘向《别录》:“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北周 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子云 犹汗简,温舒 正削蒲。”⒉竹简。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亦借指著述。元 袁桷《偶述末章答继学》诗:“韦编旧学阴阳祕,汗简功深岁月修。”清 钮琇《觚賸·蒋山佣》:“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膝之谋,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鑑之献也。”⒊借指史册、典籍。《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旧五代史·晋
- 10.
清规释义:⒈指美好的规范。《晋书·王承传》:“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⒉月。月圆如规而明,故名。唐齐己《中秋月》诗:“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⒊唐德宗元和年间百丈山的怀海禅师首创禅宗寺院的规制,即《百丈清规》,也叫古清规。后来各寺院所立规制都称作清规。佛教认为对僧人起清净作用,故名。
- 11.
禅规释义:佛教的清规戒律。亦指寺院法规。
- 12.
访案释义:指下令查办的案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又叫我作为访案,又叫我严办,却又只説得他‘不守清规’四个字,叫我怎样严办法呢?”《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起先 西卿 的左邻右舍,见 西卿 拜县里大老爷不见,就造了多少謡言,説他吃了访案,县里正要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