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践土 践土的意思
jiàn

践土

简体践土
繁体踐土
拼音jiàn tǔ
注音ㄐㄧㄢˋ ㄊ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1) 踩,踏。【组词】:践踏。践履。作践。(2) 履行,实行。【组词】:践行。实践。(3) 陈列整齐。(4)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组词】:践祚。践极(皇帝即位)。(5) 古同“剪”,灭除。(6) 古同“浅”,浅陋。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基本含义

践踏大地,指亲自到实地去了解情况。

践土的意思

践土 [jiàn tǔ]

1. 踩踏地面。

2. 居住的地方。

4. 古地名。春秋属郑,在今河南原阳西南。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会盟诸侯于此。

践土 引证解释

⒈ 踩踏地面。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

⒉ 居住的地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肿疾,由於饮泉之不流者。今 荆南 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 江 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

⒊ 古地名。 春秋 属 郑,在今 河南 原阳 西南。公元前632年, 晋文公 会盟诸侯于此。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 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 践土。”
唐 柳宗元 《晋问》:“齐盟 践土,低昂玉帛。”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葵丘 践土 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生。”


践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王官伯释义: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左传·昭公十一年》:“今 单子 为王官伯,而命事於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九月﹞戊申,以 扬州 刺史 始兴王 叔陵 为王官伯,临盟百官。”胡三省 注:“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诸侯,使天子之老涖之,如 春秋 践土 之盟,王子虎 盟诸侯于王庭,是之谓王官伯。”
    • 2.
      禹功释义:指 夏禹 治水的功绩。 《左传·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吾其鱼乎!”清 戴名世《杨维岳传》:“践土而思 禹 功,食粟而思 稷 德。”
    • 3.
      称伯释义:做霸主。伯,通“霸”。《史记·燕召公世家》:“襄公 二十六年,晋文公 为 践土 之会,称伯。”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或廓然昭昭而称王,或远通参差而称伯。”
    • 4.
      衡雍释义:古地名。春秋 时属 郑 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甲午,至于 衡雍,作王宫于 践土。”杜预 注:“衡雍,郑 地。”杨伯峻 注:“其地当今 河南省 原阳县 西,践土 东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晋文公 ﹞罢 宋 围,还与 荆 人战 城濮,大败 荆 人,返为 践土 之盟,遂成 衡雍 之义。”《吕氏春秋·简选》:“反 郑 之埤,东 衞 之亩,尊天子於 衡雍。”
    • 5.
      衡雝释义:即 衡雍。 《国语·周语上》:“二十一年,以诸侯朝于 衡雝,且献 楚 捷,遂为 践土 之盟,於是乎始霸。”韦昭 注:“衡雝、践土 皆 郑 地,在今 河内 温 地。”雝,一本作“雍”。参见“衡雍”。
    • 6.
      践土释义:⒈踩踏地面。晋 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⒉居住的地方。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肿疾,由於饮泉之不流者。今 荆南 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 江 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⒊古地名。春秋 属 郑,在今 河南 原阳 西南。公元前632年,晋文公 会盟诸侯于此。《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 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 践土。”唐 柳宗元《晋问》:“齐盟 践土,低昂玉帛。”宋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葵丘 践土 非荒城
    • 7.
      风牛释义:因雌雄相诱而走失的牛。 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方今 越裳 藐藐,驯雉北飞;肃眘 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 及 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 山 东之人,浸以成俗。”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北朝原等风牛。”参见“风马牛不相及”。

践土(jian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践土是什么意思 践土读音 怎么读 践土,拼音是jiàn tǔ,践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践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