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 ◎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组词】: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bái,(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15) 姓。
1. 头发花白,常用来形容年老。
例两鬓斑白。
英[greying; grizzled;]
⒈ 头发黑白相杂。谓年老。
引《礼记·祭义》:“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
郑玄 注:“斑白者,髮杂色也。”
元 呑吉 《两世姻缘》第三折:“日夜忧思,不觉鬢髮斑白。”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约莫有五六十上下,鬓发已经斑白。”
⒉ 指老年人。
引《史记·循吏列传》:“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一:“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⒈ 头发花白,常指年老的人。也作「班白」、「颁白」。
引《礼记·王制》:「斑白者不提挈。」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吾年已半百,鬓发斑白。」
近花白
1.这位老人两鬓斑白,黝黑的脸上刻满了风刀霜剑,说明老人受过不少磨练。
2.这位老人家虽然头发斑白,但目光如炬,十分有精神!
3.爷爷虽然鬓发斑白了,可是精力还很旺盛。
4.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5.忘不了她的慈祥的目光忘不了她那斑白的发髻忘不了她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忘不了她那越来越蹒跚的步伐。
6.由于过度劳累,李老师的两鬓已经斑白。
7.妈妈操心挨累,刚过四十岁,头发就斑白了。
8.岁月的流逝,年华的老去,斑白的头发已渐渐地爬上他的两鬓。
9.爷爷的头发已经斑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