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陷 [shī xiàn]
1. 领土、城镇等被敌人占领;陷落。
例城市失陷。
英[fall into enemy hands;]
失陷 引证解释
⒈ 谓犯错误。
引《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⒉ 谓财物受到损失。
引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自来所收课利,及估卖到诸般物色钱,已及官本,别无失陷。”
《元典章·吏部六·司吏》:“二次起解昏钞,并无侵欺失陷。”
《水浒传》第十二回:“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 黄河 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⒊ 谓土地、城池等被敌方攻占。
引《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名 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 河 北县郡,如之奈何?”
《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一千个草人》:“天京 失陷后, 李忠王 带领幼天王逃出 天京。”
吴组缃 《山洪》十五:“某某地方失陷,某某地方难民涌到。”
⒋ 被俘虏。
引《水浒传》第五九回:“武松 慌忙下来迎接上山,和 朱武 等三人都相见了,诉説 鲁智深 不听諫劝失陷一事。”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官赎友》:“保安 将 郭仲翔 失陷南中之事,説了一遍。”
国语词典
失陷 [shī xiàn]
⒈ 领土、城市等被敌人攻占。
引《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河北县郡如之奈何?」
近沦陷 陷落
反固守 收复
失陷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失守释义:防守的地区被敌方占领:阵地失守。
- 2.
沦亡释义:⒈(国土)失陷;(国家)灭亡。 ⒉沦落;丧失:道德沦亡。
- 3.
沦陷释义:⒈(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沦陷区。国土沦陷。⒉淹没。
- 4.
陷落释义:⒈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一部分向里凹进去:许多盆地都是因为地壳陷落而形成的。⒉陷入⒊(领土)被敌人占领。
失陷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光复释义:收复(被侵占的国土),恢复(已亡的国家或旧典章、文物)。《晋书·桓温传》:“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 2.
固守释义:⒈坚决地守卫:固守阵地。 据险固守。⒉主观固执地遵循:固守成法。
- 3.
收复释义:(将失去的领土或阵地)重新夺回:收复失地。
失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师失地释义:军队受到损失,国土被失陷。
- 2.
丧陷释义:失陷。
- 3.
前失释义:⒈以前的过失。 《后汉书·张晧传》:“虽追前失,悔之何逮。”⒉指马的前足失陷。《三国演义》第七回:“其马前失,瓚(公孙瓚)翻身落於坡下。”柳杞《好年胜景》:“就在这时,一连几颗子弹打中了‘小走龙’,它打了前失又站起来。”⒊谓失足向前跌倒。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四章:“有时候,后边的人走着走着,猛地打了个前失,将身子扑到他前头那个人的脊梁上。”
- 4.
天京保卫战释义:太平军保卫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战斗。1862年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围困天京,李秀成集结大军救援,但未能击破敌人重围。1864年7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太平军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终因众寡悬殊,天京失陷。
- 5.
宵熸释义:谓军队夜间溃散。 《左传·定公十年》:“初,卫侯 伐 邯郸午 於 寒氏,城其西北而守之,宵熸。”杜预 注:“午 众宵散。”清 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诸军闻总督已走,宵熸,悉奔 苏 杭。”
- 6.
檥舟释义:停泊船只。《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贼檥舟隄下而陈於隄外,伏千人於舟中,官军将至,陈者皆走入陂中。”《明史·王思传》:“家人后至,闻歌声乃檥舟以济。”清 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翰 退避,乃怒马絶尘驰去,从者待十里外,檥舟 运河 之麋。”
- 7.
沦亡释义:⒈(国土)失陷;(国家)灭亡。 ⒉沦落;丧失:道德沦亡。
- 8.
沦陷释义:⒈(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沦陷区。国土沦陷。⒉淹没。
- 9.
浙江抗英战役释义: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1841年9月,英军进犯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苦战牺牲,定海失陷。接着,英军又攻占镇海、宁波。道光帝派奕经率军援浙。次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镇海失败,英军乘机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战败,道光帝决意妥协求和。
- 10.
白板天子释义:晋元帝 东渡,玉玺先后失陷于 刘 石,数帝皆无玉玺。 北人称之为白板天子。按,自 秦 汉 以来,玉玺为传国之大宝,正统之象徵,北人所称,盖意 东晋 诸帝为名存实亡之皇帝。《南齐书·舆服志》:“乘舆传国璽,秦 璽也。晋 中原乱没 胡,江 左初无之,北方人呼 晋 家为白板天子。”唐 徐令信《玉玺谱》:“晋元帝 东渡,歷数帝,无玉璽,北人皆云 司马 家是白板天子。”亦作“白版天子”。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汉元后 之掷璽也,已目为亡国不祥之物矣。逮后没於 刘 石,北人珍之,至称 东晋 诸帝为
- 11.
陨丧释义:⒈死亡。⒉失陷。
- 12.
陷殁释义:⒈犹沦陷,失陷。 ⒉犹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