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养成 养成的意思
yǎngchéng

养成

简体养成
繁体養成
拼音yǎng chéng
注音一ㄤˇ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g,(1) 抚育,供给生活品。【组词】: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组词】:养花。养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组词】:养子。养父。养母。(5) 教育,训练。【组词】:培养。教养。(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组词】: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 保护修补。【组词】:养路。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基本含义

养成指通过长期的培养、训练或习惯而形成的习性、品质或习惯。

养成的意思

养成 [yǎng chéng]

1. 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

3. 教育。

养成 引证解释

⒈ 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

《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
巴金 《观察人》:“我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

⒉ 教育。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令 汉 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国语词典

养成 [yǎng chéng]

⒈ 培养形成。

如:「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形成释义: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销售网已经形成。 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难以打破的僵局。

养成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放逐释义:古代的一种刑罚。把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区。

养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级浮图释义:亦作“七级浮屠”。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元年》:“﹝帝﹞於 建康 造 大皇寺,起七级浮图;未毕,火从中起而焚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何典》第五回:“我死之后,你千万带隻眼睛,收留回去,抚养成人,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欧阳山《苦斗》五:“周炳 不大在意地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2.
      三八作风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
    • 3.
      习与性成释义:长期的习惯就能养成某种性格。 《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性格。
    • 4.
      习好释义:长期养成的嗜好。
    • 5.
      习以成性释义:⒈原谓养成习惯即成本性。北齐 刘昼《新论·风俗》:“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唐 白居易《策项》:“臣聞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⒉一般用以指坏习惯不易改变。宋 司马光《乞罢保甲招置长名弓手札子》:“鄉村無賴子弟……飲博遊蕩,習以成性。”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由是而之習以成性,居官則不畏三尺,任職則不畏簡書,攫金則不畏市人。”
    • 6.
      习性释义: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 7.
      习惯性释义: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养成了一种习惯,也称作习惯性行为。
    • 8.
      习惯树释义:美国学校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所绘制的The 7 Habits Tree海报,是用一棵大树来形象地比喻孩子一生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 9.
      习惯释义:⒈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⒉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好习惯。不良习惯。
    • 10.
      习相远释义:习: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
    • 11.
      乡贡进士释义: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 12.
      仙果片释义:即山楂,又称“红果”,在嵩山称“仙果”,几乎含有水果的所有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达到89克,比苹果高17倍,比梨高30倍。
    • 13.
      俭以养德释义: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14.
      俭可以助廉释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 15.
      俭可养廉释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 16.
      修养释义:⒈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理论修养。文学修养。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⒉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这人有修养,从不和人争吵。
    • 17.
      儿女释义:⒈子女:把儿女抚养成人。英雄的中华儿女。⒉男女: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情爱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 18.
      全价释义:⒈商品不打折的价格:全价商品。⒉属性词。指配料完备或营养成分齐全:全价饲料。
    • 19.
      全养释义:保全,养成。
    • 20.
      养乱释义:⒈养成祸乱。明 唐顺之 《读<春秋>》:“况其( 齐桓 、 晋文 )借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哉!”⒉姑息、纵容叛乱。《明史·成祖纪二》:“毋养乱,毋玩寇。”

养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级浮图释义:亦作“七级浮屠”。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元年》:“﹝帝﹞於 建康 造 大皇寺,起七级浮图;未毕,火从中起而焚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何典》第五回:“我死之后,你千万带隻眼睛,收留回去,抚养成人,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欧阳山《苦斗》五:“周炳 不大在意地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2.
      三八作风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
    • 3.
      习与性成释义:长期的习惯就能养成某种性格。 《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性格。
    • 4.
      习好释义:长期养成的嗜好。
    • 5.
      习以成性释义:⒈原谓养成习惯即成本性。北齐 刘昼《新论·风俗》:“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唐 白居易《策项》:“臣聞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⒉一般用以指坏习惯不易改变。宋 司马光《乞罢保甲招置长名弓手札子》:“鄉村無賴子弟……飲博遊蕩,習以成性。”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由是而之習以成性,居官則不畏三尺,任職則不畏簡書,攫金則不畏市人。”
    • 6.
      习性释义: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 7.
      习惯性释义: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养成了一种习惯,也称作习惯性行为。
    • 8.
      习惯树释义:美国学校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所绘制的The 7 Habits Tree海报,是用一棵大树来形象地比喻孩子一生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 9.
      习惯释义:⒈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⒉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好习惯。不良习惯。
    • 10.
      习相远释义:习: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
    • 11.
      乡贡进士释义: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 12.
      仙果片释义:即山楂,又称“红果”,在嵩山称“仙果”,几乎含有水果的所有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达到89克,比苹果高17倍,比梨高30倍。
    • 13.
      俭以养德释义: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14.
      俭可以助廉释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 15.
      俭可养廉释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 16.
      修养释义:⒈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理论修养。文学修养。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⒉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这人有修养,从不和人争吵。
    • 17.
      儿女释义:⒈子女:把儿女抚养成人。英雄的中华儿女。⒉男女: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情爱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 18.
      全价释义:⒈商品不打折的价格:全价商品。⒉属性词。指配料完备或营养成分齐全:全价饲料。
    • 19.
      全养释义:保全,养成。
    • 20.
      养乱释义:⒈养成祸乱。明 唐顺之 《读<春秋>》:“况其( 齐桓 、 晋文 )借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哉!”⒉姑息、纵容叛乱。《明史·成祖纪二》:“毋养乱,毋玩寇。”

养成造句

1.他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其来有自,家长和学校当初要能防微杜渐,也许就不会误他一生。

2.我们从小要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

3.父母亲含辛茹苦的将我们抚养成人。他们任劳任怨的为我们做着每一件对我们好的事情。

4.二老一辈子克勤克俭,把子女一个个抚养成人后没有享一天清福便离世而去。

5.在生活琐事上,我们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他们不要养成懒惰思想,以防微杜渐。

6.母亲经历了战乱,忍受着饥寒,含辛茹苦几十年,终于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7.他妈妈含辛茹苦,花了不少力量才把他抚养成才。

8.她多年来独立承担家责,以卖鱼为生,含辛茹苦的将两女抚养成人。

9.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靠着小小的俸禄养成了大腹便便者。

10.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11.不少同学写作文已经养成了字斟句酌的良好习惯。

12.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微微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13.也许是寄人篱下久了,养成她自卑懦弱的个性。

14.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在顺境中居安思危的好习惯。

15.随着年深月久,他养成早上朗读的习惯,如今依然坚持着。

16.做任何事都不要拖拖拉拉,要养成自觉的好习惯。

17.我们做事不要拖拖拉拉的,这样养成不了好习惯。

18.他从小骄纵惯了,养成日后挥金如土的不良习性。

19.小军由于父母离婚,从小没人照顾,所以养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

20.他是个做生意的人,少不了养成斤斤较量的习惯。

养成(yang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养成是什么意思 养成读音 怎么读 养成,拼音是yǎng chéng,养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养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