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 [diào yàn]
1. 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进行慰问。
英[offer one's condolences; mourn; condole;]
吊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吊唁”。哀悼死者并慰问生者。
引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宾客弔唁,无不哀者。”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支德 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 施济 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弔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幃弔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三:“恰巧他的业师死了,他跑到业师家里去吊唁。”
国语词典
吊唁 [diào yàn]
⒈ 吊祭并慰问丧家。也作「吊喭」。
例如:「他专程前往死者家中吊唁。」
近吊祭 吊丧 吊问
反道喜 庆贺 庆祝 祝贺
吊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吊丧释义:到丧家祭奠死者。
- 2.
吊祭释义:吊唁祭奠。
- 3.
吊问释义:吊祭死者,慰问其家属。
吊唁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庆祝释义:为着共同的喜事而进行一些活动表示快乐或纪念等: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 2.
庆贺释义:为共同的喜事表示庆祝或向有喜事的人道喜:庆贺丰收。庆贺胜利。
- 3.
祝贺释义:庆贺:祝贺你们超额完成了计划。 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
- 4.
道喜释义:对人有喜庆事表示祝贺:登门道喜。
吊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吊释义:集合吊唁。
- 2.
修吊释义:吊唁。
- 3.
出临释义:⒈吊唁。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广意 言待詔 五莋宫,宫中讙言帝崩,诸将军共立太子为帝,年八九岁,葬时不出临。”《南齐书·良政传·傅琰》:“五年,卒。琰 丧西还,有詔出临。”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⒉旧指朝廷官员出任外职。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入管机密,朝政以治;出临 朔 岱,庶绩咸熙。”宋 陆游《贺谢提举启》:“迨法宫之决事,付便郡以优贤,曾未逾年,已闻报政,入膺三接之宠,出临千里之畿。”辽 刘詵《耶律宗允墓志铭》:“时王公将相
- 4.
出份子释义:⒈各人拿出若干钱合起来送礼。⒉指到办红白事的人家去送礼并参加庆贺或吊唁。
- 5.
号丧释义:⒈旧俗,家中有丧事,来吊唁的人和守灵的人大声干哭,叫号丧。⒉哭(骂人的话):谁也没欺负你,你号丧什么!
- 6.
吃豆腐释义:⒈调戏(妇女)。 ⒉拿某人开玩笑或调侃叫吃某人的豆腐。⒊旧俗丧家准备的饭菜中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说吃豆腐饭。
- 7.
吊临释义:哭吊,吊唁。
- 8.
吊客释义:前来吊唁死者的人。
- 9.
吊庆释义:吊唁或庆贺。
- 10.
吊慰释义:对死者家属或有关团体组织表示吊唁慰问。
- 11.
吊奠释义:亦作“吊奠”。吊唁祭奠。
- 12.
吊祭释义:吊唁祭奠。
- 13.
吊省释义:吊唁慰问。
- 14.
吊襚释义:往丧家吊唁并赠衣服。
- 15.
吊赙释义:往丧家吊唁并送以财物。
- 16.
吊赠释义:谓吊唁并赠送财物。
- 17.
唁奠释义:吊唁祭奠。
- 18.
外交团释义:驻在一个国家的各国使节组成的团体。外交团的活动多限于礼仪上的应酬,如祝贺、吊唁等。
- 19.
孝棚释义:在灵堂前临时搭起的供吊唁用的帐棚。
- 20.
展吊释义:即开吊。谓举行吊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