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借 通借的意思
tōngjiè

通借

简体通借
繁体
拼音tōng jiè
注音ㄊㄨㄥ ㄐ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jiè,(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组词】: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组词】:借钱给人。(3) 假托。【组词】: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4) 依靠。【组词】:凭借。借势。

基本含义

指借债的人和出借财物的人之间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借贷双方都能够互相信任。

通借的意思

通借 [tōng jiè]

1. 互相借用。

3. 犹通假。

通借 引证解释

⒈ 互相借用。

《三国志·蜀志·许慈传》:“书籍有无,不相通借。”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二》:“向者团簇大军钱数多,总司所取不尽,可以通借。”

⒉ 犹通假。参见“通假”。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释詁》所陈,三十餘言,总持一义,虽多同声通借,而本字亦不少矣。”


通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诸边释义:即都鄙。 京都和边邑。诸,通“ 都 ”。《吕氏春秋·决胜》:“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鬭,虽廝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 陈奇猷 校释:“ 马叙伦 曰:‘诸边’疑当作‘都鄙’。《庄子·人间世篇》‘始乎谅,当卒乎鄙’, 俞曲园 先生以《淮南·詮言训》‘故始於都者常卒於鄙’证‘谅’为‘诸’误,‘诸’借为‘都’,此‘诸’‘都’通借之证。‘边’‘鄙’音义并相近。”
    • 2.
      迅众释义:超群,出众。迅,通“迿”。《楚辞·招魂》:“九侯 淑女,多迅众些。”郭在贻 解诂:“今谓此‘迅’字殆即《公羊传·定公四年》‘朋友相卫而不相迿’之‘迿’字的假借。迅、迿同为齿头音,又同为稕韵合口四等,故得通借……然则所谓‘九侯 淑女,多迅众些’,意即 九侯 淑女超乎凡俗、出类拔萃。”
    • 3.
      连延释义:⒈亦作“连莚”。 连续;绵延。《文选·枚乘<七发>》:“沋沋湲湲,蒲伏连延。”李善 注:“连延,相续貌。”唐 元稹《竞舟》诗:“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復忧。”宋 赞宁《宋高僧传·感通三·义师》:“其夜市火连莚而燎,唯所截簷屋数閒存焉。”范祥雍 校:“连莚,扬州 本、大正 本‘莚’作‘延’。按莚、延同音通借。”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二:“我的眼睛投向窗外,那里是灰白色的天,连延不绝的雨点和檐溜。”⒉犹结交。唐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我昔鬭鸡徒,连延 五陵 豪。”⒊犹拖延。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又念
    • 4.
      通借字释义:即通假字。 《辞书研究》1980年第1期:“所谓通借字,大概说来,其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在某些文章的语句中用来替代或代表本字。”参见“通假字”。

通借(tong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借是什么意思 通借读音 怎么读 通借,拼音是tōng jiè,通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