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肃慎 肃慎的意思
shèn

肃慎

简体肃慎
繁体肅慎
拼音sù shèn
注音ㄙㄨˋ ㄕ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ù,(1) 恭敬。【组词】:肃立。肃坐。肃然。(2) 严正,认真。【组词】:严肃。肃静。肃穆。整肃。(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组词】:肃客。(4) 萎缩。【组词】:肃杀。

shèn,(1) 小心,当心。【组词】:谨慎。不慎。慎重(zhòng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2) 姓。

基本含义

谨慎、恭敬、庄重。

肃慎的意思

肃慎 [sù shèn]

1. 亦作“肃眘”。

3. 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汉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

肃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肃眘”。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 周武王、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 以后的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参阅《文献通考·四裔四》。

《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
《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北发 渠搜,氐羌 徠服。”
颜师古 注:“《周书》序云:‘ 成王 既伐东夷, 肃眘 来贺。’即谓此。”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之享;丕单 武 烈,聿来 肃慎 之庭。”


国语词典

肃慎 [sù shèn]

⒈ 古代东北边疆的民族。参见「女真」条。


肃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夷释义:⒈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礼记·曲礼下》:“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东夷献其乐器,肃慎 贡其楛矢。”唐 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河北、山西 的北部是所谓北狄,陕西 的大部分是所谓西戎,黄河 的下游是所谓东夷。”⒉指 三国 吴。《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嗟彼 东夷,凭 江 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李善 注:“东夷,谓 吴。”⒊特指 清 朝统治者。清 顾炎武《羌胡引》:
    • 2.
      北土释义:泛指北部地区。《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 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 淮。”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
    • 3.
      南土释义:⒈南方地区。 《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孔颖达 疏:“当於南方之土,於是安居之矣。”《左传·昭公九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唐 牛僧孺《玄怪录·崔绍》:“南土风俗,恶他舍之猫产子其家,以为大不祥。”清 姚燮《哀雁》诗:“自云朔方岁饥苦,欲托残生到南土。”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自南土来书,谓:‘邇者振大 汉 之天声,想诸公都在剑影光中,抵掌而谈。不慧远适异国,唯有神驰左右耳。’”⒉方言。指鸦片烟。沙汀《困兽记》二三:“当他靠上烟灯,把那些饴糖般的
    • 4.
      奥敦姓释义:奥敦源于女真族,出自古肃慎族奥敦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 5.
      完颜姓释义:完颜,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来源先秦肃慎汪谷截氏,汉语读作:wán yán。凡姓完颜者,为金朝皇族或赐姓家族。
    • 6.
      息慎释义:⒈古代我国东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即 肃慎。《竹书纪年》卷上:“二十五年,息慎 氏来朝,贡弓矢。”《史记·五帝本纪》:“北 山戎、发、息慎、东 长、岛夷。”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息慎,或谓之 肃慎,东北夷。”⒉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名。八陵之一。《尔雅·释地》:“南陵 息慎。”
    • 7.
      挹娄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来源于肃慎。
    • 8.
      朝化释义:朝廷的政教和风化。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邇,肃慎赏罚,以篤 汉 祜,以对于天下。”《晋书·四夷传序》:“既而 惠皇 失德,中宗 迁播,凶徒分据,天邑倾沦,朝化所覃,江 外而已。”《北史·韩禽传》:“申国威於万里,宣朝化於一隅,使东南之人俱出汤火,数百年贼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 9.
      楛矢之贡释义:《国语·鲁语下》:“肃慎氏 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 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 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
    • 10.
      楛矢石砮释义:关东最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的奇特物产,是昔年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和媒介。
    • 11.
      石砮释义:石制的箭头。《国语·鲁语下》:“仲尼 在 陈,有隼集於 陈侯 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韦昭 注:“砮,鏃也,以石为之。”《宋书·夷蛮传·高句骊国》:“大明 三年 高句驪 王 高璉 又献 肃慎氏 楛矢石砮。”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惟国初 吴兆騫 謫 寧古塔 记之,云石砮出 混同江 中,相传松脂入水千年所化,厥色青紺,厥理如木,厥坚过铁石,土人以之礪刄,知为 肃慎 砮矢之遗。”
    • 12.
      稷慎释义:即 肃慎。 古族名。
    • 13.
      肃慎之矢释义:周武王、成王 时,肃慎氏 来贡楛矢、石砮,因有“肃慎之矢”之称。后遂以为典实。
    • 14.
      肃慎释义:亦作“肃眘”。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 以后的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北发 渠搜,氐羌 徠服。”颜师古 注:“《周书》序云:‘成王 既伐东夷,肃眘 来贺。’即谓此。”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 15.
      肃眘释义:见“肃慎”。
    • 16.
      贡楛释义:进贡以楛木为干的箭。语出《国语·鲁语下》:“昔 武王 克 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於是 肃慎氏 贡楛矢。”后借指向中央政府纳贡之使。
    • 17.
      逾限释义:⒈亦作“踰限”。越出国界。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今 齐 列为东藩,而外私 肃慎,捐国踰限,越海而田,其於义固未可也。”⒉超过限额或限期。汉 荀悦《申鉴·时事》:“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宋史·食货志下三》:“景定 四年,以收买逾限之田,復日增印会子一十五万贯。”《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限三天人赃并获;逾限不获,定行撤委。”《“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至定货则无论已到未出及未到者,应限至本月二十二日,一併抄送到会,方可注册;如逾限则不能照定货例办理。”
    • 18.
      遗砮释义:指年代久远的石制箭镞。唐 田义晊《先圣庙堂碑》:“辩 防风 之巨节,吴 使嗟称;稽 肃慎 之遗砮,陈 人悦服。”
    • 19.
      长夷释义:中国 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之一。语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 交趾 大教,鲜支、渠廋、氐羌,北 山戎、发、息慎,东 长、鸟夷 羽民。”王聘珍 解诂:“长、鸟夷,谓 长夷、鸟夷 也。”汉 刘向《说苑·修文》:“北至 山戎、肃慎,东至 长夷、岛夷,四海之内,皆戴帝 舜 之功。”

肃慎(su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肃慎是什么意思 肃慎读音 怎么读 肃慎,拼音是sù shèn,肃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肃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