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殊 不殊的意思
shū

不殊

简体不殊
繁体
拼音bù shū
注音ㄅㄨ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shū,(1) 不同。【组词】:殊途同归。悬殊。(2) 特别,很。【组词】:殊功。殊荣。殊勋。特殊。(3) 断,绝。【组词】:殊死。(4) 超过。【例句】:“母氏年殊七十”。

基本含义

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不殊的意思

不殊 [bù shū]

1. 没有区别;一样。

2. 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

4. 未绝。

不殊 引证解释

⒈ 没有区别;一样。

汉 扬雄 《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
唐 杜甫 《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⒉ 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

《汉书·淮南王传》:“太子自刑,不殊。”
颜师古 注:“殊,絶也,虽自刑杀,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杨贞妇》:“静安 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刘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灯默坐,驱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转於牀榻间,七日乃死。”

⒊ 未绝。

《新唐书·吴兢传》:“皇运不殊如带。”


国语词典

不殊 [bù shū]

⒈ 相同、没有两样。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周?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
《文选·张衡·西京赋》:「惟帝王之神丽,惧尊卑之不殊。」

⒉ 不死。

《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王亦偷欲休,即许太子。太子即自刭,不殊。」

⒊ 不绝。

《文选·嵇康·琴赋》:「初若相乖,后卒同趣,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


不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区释义:⒈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⒉表数量。指一块田地。汉 刘向《说苑·反质》:“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元 刘因《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
    • 2.
      包桑释义:⒈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胡三省 注:“包桑多根,植桑至於根多,民安其居之验。”⒉比喻根基稳固。《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光武 审《黄石》,存包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李贤 注:“包,本也。繫於桑本,言其固也。”宋 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包桑。”⒊比喻不牢固;倾危。唐 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幸而不殊者屡
    • 3.
      变急释义:变故和急难。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二年春正月,詔太尉 司马宣王 帅众讨 辽东”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载 三国 魏 何曾 表:“今北边诸将及 懿 所督,皆为僚属,名位不殊,素无定分,卒有变急,不相镇摄。”
    • 4.
      古贝释义:中国 古代称木棉或草棉为古贝。 《宋书·夷蛮传·诃罗单国》:“元嘉 七年,遣使献金刚指鐶、赤鸚鵡鸟、天竺国 白叠古贝、叶波国 古贝等物。”《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古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布与紵布不殊。”
    • 5.
      叹异释义:⒈赞叹诧异。《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稟,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唐 戴君孚《广异记·崔日用》:“衙毕,使奴取诸寺长生猪。既至,或跛或眇,不殊前见也,叹异久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大郎又説着大士梦中诗四句,举家叹异。”⒉惊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 疑道做梦,却有老人尚在可证。老人当即辞 行修 而去,行修 嘆异了一番。”清 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至操陆兵,悉以新制神枪,一军齐放,有若万道火龙。生观之,不胜嘆异。”
    • 6.
      寄坐释义: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北史·魏纪五论》:“自兹之后,魏 室土崩,始则制屈强胡,终乃权归霸政。主祭祀者不殊於寄坐,遇黜辱者有甚於弈棊。”《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四年》:“大司马拥十万众屯於近郊,陛下便为寄坐耳。”胡三省 注:“言大权非己出,託位於臣民之上,势同寄寓也。”宋 洪迈《容斋随笔·小贞大贞》:“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
    • 7.
      报施释义:⒈亦作“报嗣”。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杜预 注:“施,功劳也,有劳则望报过甚。”后以“报施”谓报答;赐予。《史记·伯夷列传》:“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蛮夷贫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唐 柳宗元《睢阳庙碑》:“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自是每岁贡献不絶,报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也。”⒉犹报应。宋 秦观《李固论》:“视国之理乱,则知君臣之贤不肖。以二 汉 论之,报施之道其不殊也如此,然则为君臣者可不戒哉!
    • 8.
      掌中释义:⒈手掌中。 唐 杜甫《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宋 陆游《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⒉喻控制的范围内。犹言掌握之中。《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餘粮栖亩,人无匱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清 谭嗣同《金陵听说法》诗:“大地山河今领取,菴摩罗果掌中论。”
    • 9.
      枯陨释义:枯死。 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今不言松柏不殊于榆柳也。然松柏之生,各以良殖遂性。若养松于灰壤,则中年枯陨。”
    • 10.
      正自释义:⒈正是;恰好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与 何次道 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⒉正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西游记》第五九回:“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见姪少爷没有甚么推託,正自欢喜,谁知为了婶婶的事,又要回去,这是我的苦命。”⒊只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11.
      狼虎谷释义:山谷名。在今 山东 莱芜 西南。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黄巢 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时溥 遣将 陈景瑜 与 尚让 追战 狼虎谷 …… 巢 乃自刎,不殊,言 因斩之。”
    • 12.
      禀赐释义:官家的赐与。《后汉书·董卓传》:“牢直不毕,稟赐断絶,妻子飢冻。”《南史·何承天传》:“东方曼倩 发愤於侏儒,遂与火头食之稟赐不殊。”《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神策军士皆 长安 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稟赐。”
    • 13.
      纤毫无爽释义:亦作“纖芥無爽”。亦作“纖毫不爽”。谓极其细微的差失也没有。《魏书·律历志下》:“歲星行天,伺候以來八九餘年,恒不及二度。今新曆加二度。至于夕伏晨見,纖毫無爽。”《魏书·律历志下》:“必使盈縮得衷,間限數合,周日小分不殊錙銖,陽曆陰曆纖芥無爽。”明 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吏部·汪徐相仇》:“徐 有吏才,但乏素絲之譽,汪 潛瞰其簠簋,默籍日月,纖毫不爽。”清 李渔《凰求凤·冥册》:“福善禍泮(淫)四箇字,是纖毫不爽的了。”
    • 14.
      耋耄释义:高寿。《晋书·李重传》:“臣访 冲 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藪,老而弥新。”宋 叶适《忠翊郎武学蔡君墓志铭》:“不尽年可戚嗟兮,儻耋耄渠不为之欢欣!”清 刘大櫆《程太夫人寿序》:“八十、九十者所在多有,惟无德以堪之,则虽有耋耄期颐之寿,与朝菌不殊也。”
    • 15.
      试摄释义:正式任命前试行代理及摄守官职。 《隋书·李德林传》:“案《易》‘黄裳元吉’,郑玄 注云:‘如 舜 试天子,周公 摄政。’是以试摄不殊。”《旧唐书·沉传师传》:“建中 二年夏,敕中书、门下两省,分置待詔官三十员,以见官前任及同正试摄九品已上,择文学理道、韜鈐法度之深者为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如未有官,假称试摄,亦奏状内分明署出。”
    • 16.
      镇摄释义:⒈犹统摄。《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詔太尉 司马宣王 帅众讨 辽 东”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魏名臣奏》:“今北边诸将及 懿(司马懿)所督,皆为僚属,名位不殊,素无定分,卒有变急,不相镇摄。”⒉以威力使畏服。《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巴西 广袤千里,户餘四万,若於彼立州,镇摄华 獠,则大帖民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采薇翁》:“今统数万之众,而不能镇慑人心,此败亡之道也。”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蹂躏》:“木木 几次想开口问爸爸今儿干吗回得这么晚,却被爸爸那种有重心事一般的眼光镇慑着。”⒊镇定,集中
    • 17.
      集泮释义:⒈比喻受教化。 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孔颖达疏:“彼飞鴞恶声之鸟,今来集止於我泮水之林,食我泮宫之桑黮,归我好善之美音……喻不善之人感恩惠而从化。”《南齐书·刘瓛传》:“既於闻道集泮不殊,而幸无职司拘碍,可得奉温凊,展私计,志在此尔。”⒉入学宫学习。
    • 18.
      霜匣释义:剑匣。语本《西京杂记》卷一:“高祖 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輒有风气,光彩射人。”唐 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元 耶律楚材《再用前韵(过阴山和人韵)》:“穹庐展转清不眠,霜匣闲杀錕鋙铁。”

不殊(bu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殊是什么意思 不殊读音 怎么读 不殊,拼音是bù shū,不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