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解事 解事的意思

解事

简体解事
繁体
拼音
注音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解事的意思


解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释义:吠:狗叫;形:影子。 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 2.
      不知其所以然释义:不知它究竟如何会这样的。指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 3.
      不解事释义:不懂事。宋 陈与义 《道中寒食》诗:“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 4.
      以筌为鱼释义: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
    • 5.
      冤有头,债有主释义:冤有冤头,债有债主。 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 6.
      副着释义:附着。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著可怜心?’”
    • 7.
      好奇心释义:⒈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⒉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⒊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 8.
      慧解释义:⒈佛教语。谓智慧颖悟。⒉指聪明解事。
    • 9.
      掌握释义:⒈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掌握技术。 掌握理论。掌握原则。掌握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⒉主持;控制:掌握会议。掌握政权。
    • 10.
      撑达释义:⒈亦作“撑达”。解事;老练。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秀才忒撑达,将我问根芽。”明 张凤翼《红拂记·髯客海归》:“我想那 李公子 呵,所事撑达,与他争甚么凤食鸞栖,我自向碧梧中别寻支节。”⒉露一手;试一试本事。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打叠起嗟呀,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准备著撑达。”清 孔尚任《桃花扇·抚兵》:“那督师无老将,选士皆娇娃;却教俺自撑达,却教俺自撑达。”⒊漂亮;出色。元 汤式《湘妃引·赠美色》曲:“芳年恰二八,向樽前数种儿撑达。”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
    • 11.
      晓解释义:领悟;理解。《晋书·文苑传·左思》:“雍 谓友人曰:‘思 所晓解,不及我少时。’”《左传·文公十八年》“明允篤诚”唐 孔颖达 疏:“明者,达也。晓解事务,照见幽微也。”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光 曰:‘舍则不捨,来则不止。’语意深远,众莫晓解。”
    • 12.
      末衡释义:谓观察了解事物持平公正,不带偏见。
    • 13.
      洞彻事理释义: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 14.
      洞达事理释义:洞达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 15.
      由表及里释义:指认识由浅入深,由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到了解事物的本质。
    • 16.
      睹影知竿释义:看竹竿的影子,便知道竹竿的曲直长短。比喻从侧面的现象,便可了解事情的真貌。
    • 17.
      知一不知十释义:知道一是什么,却不知道十是怎么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够全面。
    • 18.
      知其一不知其二释义: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19.
      知微知彰释义: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20.
      知物由学释义:由:通过。 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

解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释义:吠:狗叫;形:影子。 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 2.
      不知其所以然释义:不知它究竟如何会这样的。指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 3.
      不解事释义:不懂事。宋 陈与义 《道中寒食》诗:“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 4.
      以筌为鱼释义: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
    • 5.
      冤有头,债有主释义:冤有冤头,债有债主。 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 6.
      副着释义:附着。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著可怜心?’”
    • 7.
      好奇心释义:⒈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⒉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⒊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 8.
      慧解释义:⒈佛教语。谓智慧颖悟。⒉指聪明解事。
    • 9.
      掌握释义:⒈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掌握技术。 掌握理论。掌握原则。掌握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⒉主持;控制:掌握会议。掌握政权。
    • 10.
      撑达释义:⒈亦作“撑达”。解事;老练。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秀才忒撑达,将我问根芽。”明 张凤翼《红拂记·髯客海归》:“我想那 李公子 呵,所事撑达,与他争甚么凤食鸞栖,我自向碧梧中别寻支节。”⒉露一手;试一试本事。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打叠起嗟呀,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准备著撑达。”清 孔尚任《桃花扇·抚兵》:“那督师无老将,选士皆娇娃;却教俺自撑达,却教俺自撑达。”⒊漂亮;出色。元 汤式《湘妃引·赠美色》曲:“芳年恰二八,向樽前数种儿撑达。”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
    • 11.
      晓解释义:领悟;理解。《晋书·文苑传·左思》:“雍 谓友人曰:‘思 所晓解,不及我少时。’”《左传·文公十八年》“明允篤诚”唐 孔颖达 疏:“明者,达也。晓解事务,照见幽微也。”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光 曰:‘舍则不捨,来则不止。’语意深远,众莫晓解。”
    • 12.
      末衡释义:谓观察了解事物持平公正,不带偏见。
    • 13.
      洞彻事理释义: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 14.
      洞达事理释义:洞达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 15.
      由表及里释义:指认识由浅入深,由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到了解事物的本质。
    • 16.
      睹影知竿释义:看竹竿的影子,便知道竹竿的曲直长短。比喻从侧面的现象,便可了解事情的真貌。
    • 17.
      知一不知十释义:知道一是什么,却不知道十是怎么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够全面。
    • 18.
      知其一不知其二释义: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19.
      知微知彰释义: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20.
      知物由学释义:由:通过。 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

解事造句

1.你闭目塞听,不了解事情,不要瞎指挥。

2.不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就不能瞎说。

3.你要了解事情的内情之后,再下判断。

4.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单听信一方面的话,自己就糊涂,事情就弄不清楚。

5.你不能深入理解事情的根本,所以任何解决方式都是不妥当的。

6.我们应深入了解事物的实质。

7.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解事是什么意思 解事读音 怎么读 解事,拼音是,解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解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