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威信 威信的意思
wēixìn

威信

简体威信
繁体
拼音wēi xìn
注音ㄨㄟ ㄒ一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ēi,(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组词】:威力。威风。权威。(2) 凭借力量或势力。【组词】:威胁。威慑。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基本含义

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誉,意味着一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的声望和信任度。

威信的意思

威信 [wēi xìn]

1. 名望和信誉。

维护他的威信。

[prestige; high repute; credit; popular trust;]

威信 引证解释

⒈ 威望与信誉。

《史记·李斯列传》:“兼行 田常、子罕 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 韩玘 为 韩安 相也。”
《后汉书·南蛮传》:“良(祝良 )到 九真,单车入贼中,设方略,招以威信,降者数万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鞅(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
《明史·西域传一·哈密卫》:“否则羈其使臣,发兵往讨,庶威信并行,贼知敛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九章:“晓燕 在学生中是有威信的,现在还在学生会中负有相当的责任。”


国语词典

威信 [wēi xìn]

⒈ 威严与信用。

《晋书·卷四二·王浑传》:「浑与吴接境,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
《明史·卷三二九·西域传一·哈密卫传》:「否则羁其使臣,发兵往讨,庶威信并行,贼知敛戢。」


威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信誉释义:信用和名声。也指信用方面的名声。
    • 2.
      威严释义:⒈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神色威严。威严的仪仗队。⒉威风和尊严:他摆出了尊长的威严。
    • 3.
      威望释义:声誉和名望:国际威望。他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威望。
    • 4.
      威风释义:⒈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威风凛凛。 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⒉有威风:穿上军装显得很威风。

威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罪名释义:刑法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征所规定的犯罪名称。 如盗窃罪、贪污罪、强奸罪等。
    • 2.
      罪状释义:犯罪的事实:罗列罪状。

威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呼百应释义:一声召唤,群起响应。 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 2.
      一骑当千释义:一骑是指一个骑马的兵或将,也可以是指一个重要的人物当千是指那个核心的人能力很强或者由于职位、价值、能力、领导力、威信等重要性很强,以至于可以抵得过1000个士兵的兵力。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类似于“一两拨千斤”。
    • 3.
      事威释义:树立威信。
    • 4.
      以会代训释义:以会代训也变相的进一步削弱了安全管理部门的权利以及弱化了专业安全管理人才的威信(其他的管不了,最后连培训权利也没了),并且这样的所谓以会代训也不符合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的要求。
    • 5.
      信望释义:威信和声望:信望卓著。
    • 6.
      养信释义:谓保持、培养威信。
    • 7.
      剑眉星目释义:形容词,一般是形容样貌风姿飒爽,正气十足,很英武。剑眉:双眉偏浓同时眉形直线上扬,眉毛也顺势而上,不杂乱卷曲,像两把剑一般的立在眼的上方,这就是“剑眉”,面相里说剑眉的人一般行事光明磊落,且威信十足,“铁面剑眉,兵权万里”。也有说“风目剑眉”是帝王之相。
    • 8.
      国信释义:⒈国家的威信。⒉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⒊“国信使”的省称。⒋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 9.
      大失人望释义: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 10.
      威严耸立释义:很有气势的立在那里,一般描述大山、大楼。威严:指威势,威信。耸立,指高高地矗立。
    • 11.
      威信释义:威望和信誉:威信扫地。 树立威信。
    • 12.
      威命释义:⒈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⒉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 可败也。”⒊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河间、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 13.
      威望素着释义: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着: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 14.
      威约释义:⒈谓威势为人制约。⒉犹威信。威望和信约。
    • 15.
      徙木释义:《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后用为取信于民之典。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宋 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 始皇,秦 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清 吴伟业《读史杂诗》之二:“商君 刑师傅,徙木见威约。”
    • 16.
      德信释义:恩德与威信。
    • 17.
      怀服释义:⒈亦作“怀伏”。内心顺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不困,怀服如归。”《魏书·序纪·思帝》:“政崇宽简,百姓怀服。”⒉怀柔之使顺服。《汉书·息夫躬传》:“中国常以威信怀伏夷狄,躬 欲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蛮骤胜方骄,未易怀服,宜须秋冬进兵。”
    • 18.
      扫地释义:⒈用扫帚清扫地面。 ⒉形容(名誉、威信、文化等)完全丧失或消灭:名誉扫地。斯文扫地。
    • 19.
      无威释义:⒈不施威力。《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凡诸侯小国,晋 楚 所以兵威之……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三国 魏 嵇康《幽愤》诗:“母兄鞠育,有慈无威。”⒉不自重;没有威信。《汉书·地理志下》:“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旧题 汉 黄石公《素书·遵义》:“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
    • 20.
      时望释义:⒈当时的声望。《晋书·桓冲传》:“谢安 以时望辅政,为羣情所归。”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九:“守纪律,好榜样;走私絶,负时望。”⒉指当时有威信有声望的人。《晋书·桓冲传》:“或劝 冲 诛除时望,专执权衡。”宋 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诗:“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王绪 説 国宝 矫相王之命召 王珣、车胤 杀之,以除时望。”

威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呼百应释义:一声召唤,群起响应。 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 2.
      一骑当千释义:一骑是指一个骑马的兵或将,也可以是指一个重要的人物当千是指那个核心的人能力很强或者由于职位、价值、能力、领导力、威信等重要性很强,以至于可以抵得过1000个士兵的兵力。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类似于“一两拨千斤”。
    • 3.
      事威释义:树立威信。
    • 4.
      以会代训释义:以会代训也变相的进一步削弱了安全管理部门的权利以及弱化了专业安全管理人才的威信(其他的管不了,最后连培训权利也没了),并且这样的所谓以会代训也不符合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的要求。
    • 5.
      信望释义:威信和声望:信望卓著。
    • 6.
      养信释义:谓保持、培养威信。
    • 7.
      剑眉星目释义:形容词,一般是形容样貌风姿飒爽,正气十足,很英武。剑眉:双眉偏浓同时眉形直线上扬,眉毛也顺势而上,不杂乱卷曲,像两把剑一般的立在眼的上方,这就是“剑眉”,面相里说剑眉的人一般行事光明磊落,且威信十足,“铁面剑眉,兵权万里”。也有说“风目剑眉”是帝王之相。
    • 8.
      国信释义:⒈国家的威信。⒉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⒊“国信使”的省称。⒋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 9.
      大失人望释义: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 10.
      威严耸立释义:很有气势的立在那里,一般描述大山、大楼。威严:指威势,威信。耸立,指高高地矗立。
    • 11.
      威信释义:威望和信誉:威信扫地。 树立威信。
    • 12.
      威命释义:⒈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⒉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 可败也。”⒊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河间、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 13.
      威望素着释义: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着: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 14.
      威约释义:⒈谓威势为人制约。⒉犹威信。威望和信约。
    • 15.
      徙木释义:《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后用为取信于民之典。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宋 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 始皇,秦 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清 吴伟业《读史杂诗》之二:“商君 刑师傅,徙木见威约。”
    • 16.
      德信释义:恩德与威信。
    • 17.
      怀服释义:⒈亦作“怀伏”。内心顺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不困,怀服如归。”《魏书·序纪·思帝》:“政崇宽简,百姓怀服。”⒉怀柔之使顺服。《汉书·息夫躬传》:“中国常以威信怀伏夷狄,躬 欲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蛮骤胜方骄,未易怀服,宜须秋冬进兵。”
    • 18.
      扫地释义:⒈用扫帚清扫地面。 ⒉形容(名誉、威信、文化等)完全丧失或消灭:名誉扫地。斯文扫地。
    • 19.
      无威释义:⒈不施威力。《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凡诸侯小国,晋 楚 所以兵威之……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三国 魏 嵇康《幽愤》诗:“母兄鞠育,有慈无威。”⒉不自重;没有威信。《汉书·地理志下》:“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旧题 汉 黄石公《素书·遵义》:“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
    • 20.
      时望释义:⒈当时的声望。《晋书·桓冲传》:“谢安 以时望辅政,为羣情所归。”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九:“守纪律,好榜样;走私絶,负时望。”⒉指当时有威信有声望的人。《晋书·桓冲传》:“或劝 冲 诛除时望,专执权衡。”宋 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诗:“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王绪 説 国宝 矫相王之命召 王珣、车胤 杀之,以除时望。”

威信造句

1.张厂长在厂里威信很高,干起工作来,如如臂使指。

2.由于他言行不一,所以在同学们中是威信扫地,连一个要好的朋友也没有。

3.他对待同事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所以威信很高。

4.他是医学专家,又善于取精用宏,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5.张厂长在厂里威信很高,就是在不正常的那几年,也在全厂保持了如臂使指的局面。

6.张厂长在党委威信很高,就是在不正常的那几年,全厂仍保持如臂使指的局面。

7.这么一来,领导同志威信扫地,群众乱成一团。

8.严重的失误使他威信扫地。

9.这种事情弄得他威信扫地。

10.有的领导干部朝令暮改,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11.他这样独断专行,会损害自己的威信

12.李强向来言行一致,在同学中威信很高。

13.我们班长还真不赖,工作认真负责,赏罚分明,在同学们中间还挺有威信的。

14.她在全校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5.李先生是香港著名企业家,在工商界很有威信

16.名牌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威信很高。

17.班长在我们班很有威信

18.领导者如不树立信赏必罚的威信,就很难使下面的人心悦诚服。

19.这个干部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终于威信扫地。

20.陈将军是沙场胜手,百战不殆,所以在军内外享有崇高的威信

威信(wei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威信是什么意思 威信读音 怎么读 威信,拼音是wēi xìn,威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威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