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蛊惑 蛊惑的意思
huò

蛊惑

简体蛊惑
繁体蠱惑
拼音gǔ huò
注音ㄍㄨˇ ㄏ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组词】:蛊惑。(2) 人腹中的寄生虫。(3) 毒害人之物。【组词】:蛊毒。

huò,(1)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组词】: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2) 使迷乱。【组词】: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蛊惑人心。

基本含义

蛊惑指迷惑、欺骗、诱导他人,使其产生错误的想法或行为。

蛊惑的意思

蛊惑 [gǔ huò]

1. 使人心意迷惑。

而滥求租税,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刘勰《灭惑论》
蛊惑人心。

[demagogic;]

蛊惑 引证解释

⒈ 迷乱;惑乱。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末世则不然,徒信贵人骄妒之议,独用苟媚蛊惑之言。”
唐 白居易 《古冢狐》诗:“何况 褒姒 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明史·毛玉传》:“玉 即抗疏歷叙 武宗 时事,劝帝戒嗜欲,杜请託,以破侥倖之门,塞蛊惑之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谓教主,而犹为是妄言,在己则脂韦突梯,以佞 满 人已耳;而天下受其蛊惑者,乃较诸出于贱儒元恶之口为尤甚。”

⒉ 迷惑;诱惑。

南朝 梁 刘勰 《灭惑论》:“糜费产业,蛊惑士女。运迍则蝎国,世平则蠹民。”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上散青苗钱于设厅,而置酒肆于譙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只因这两个小人在侧,终朝蛊惑宸聪,以致如此。”


国语词典

蛊惑 [gǔ huò]

⒈ 诱惑,使人心意迷乱。

唐·白居易〈古冢狐〉诗:「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迷惑 诱惑

针砭


蛊惑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利诱释义:用财物、名位等引诱:威胁利诱。
    • 2.
      劝诱释义:劝说诱导。
    • 3.
      勾引释义:⒈勾结某种势力,或引诱人做不正当的事:他被坏人勾引,变成了一个小偷。⒉引动;招引:他的话勾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 4.
      引诱释义:⒈诱导,今多指引人做坏事:受坏人引诱走上邪路。⒉诱惑:经不起金钱的引诱。
    • 5.
      诱惑释义:诱:劝导,教导:诱导。 诱发。惑:心疑不定使用手段引人使用手段引人使用手段,使人意识模糊而做坏事。
    • 6.
      迷惑释义:⒈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迷惑不解。 ⒉使迷惑:花言巧语迷惑不了人。

蛊惑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针砭释义: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痛下针砭。针砭时弊。

蛊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受人惑释义:不受别人蛊惑、诱惑的意思。
    • 2.
      中毒释义:⒈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出现的疾病状态。中毒方式有接触、吸入、食入等。人体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和煤气中毒等。⒉比喻思想受到蛊惑。
    • 3.
      乱惑释义:⒈昏乱迷惑。⒉扰乱蛊惑。
    • 4.
      伪惑释义:诈伪蛊惑。
    • 5.
      妖气释义:⒈妖异之气。 汉 王充《论衡·言毒》:“妖气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恶。”宋 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瀆扬平流。”⒉迷信谓人受妖邪蛊惑呈现的气色。《云笈七籤》卷一○三:“市中逢道流,语之曰:‘子面有妖气,必为妖物所著。’”《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观公妖气太重,我与你早早断除,免致后患。”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 6.
      妖蛊释义:⒈艳丽。⒉谓以邪术蛊惑害人。
    • 7.
      妖言惑众释义:对人散布荒诞离奇的谎话,进行蛊惑。
    • 8.
      娆固释义:扰乱蛊惑。
    • 9.
      惑世诬民释义:指蛊惑世人。
    • 10.
      扇惑释义:煽动蛊惑。
    • 11.
      插羽佳人释义:鸽的别称。宋 陶穀《清异录·禽》:“豪少年尚畜鸽,号半天娇。人以其蛊惑过於娇女艷妖,呼为插羽佳人。”
    • 12.
      狂蛊释义:⒈犹狂惑。 ⒉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⒊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
    • 13.
      狐惑释义:⒈为狐妖所蛊惑。⒉犹疑惑。⒊指女色惑人。⒋中医学病名。
    • 14.
      狐迷释义:被狐妖所蛊惑。 喻人被邪恶所迷。
    • 15.
      狐魅疾释义:旧谓被狐蛊惑所致的一种精神错乱病。
    • 16.
      瞽惑释义:迷乱;蛊惑。宋 司马光《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人之言曰:‘古民淳质故可教,今民伪薄故不可教。’是瞽惑之言,不足稽也。”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今民之师帅,既不能以是为政,乃为魔头者窃取以瞽惑其党,使皆归德于魔,於是从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説。”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於佛老,而佛老之説,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
    • 17.
      祅惑释义:以祅异的言行蛊惑人。《南史·萧昂传》:“时有女子年二十许……人呼为圣姑。就求子往往有效,造者充满山谷。昂 呼问无所对,以为祅惑,鞭之二十。”
    • 18.
      筹子释义:筹码;记数的用具。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把换得的筹子押在那上面,听凭轮盘上的指针来决定它们的运命。”汪曾祺《大淖记事》:“有一个老光棍 黄海龙,年轻时也是挑夫,后来腿脚有了点毛病,就在码头上看看稻船,收收筹子。”
    • 19.
      蛊卦释义:蛊卦展示“蛊”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蛊”的意思是蛊惑。
    • 20.
      蛊伪释义:蛊惑诈伪。

蛊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受人惑释义:不受别人蛊惑、诱惑的意思。
    • 2.
      中毒释义:⒈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出现的疾病状态。中毒方式有接触、吸入、食入等。人体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和煤气中毒等。⒉比喻思想受到蛊惑。
    • 3.
      乱惑释义:⒈昏乱迷惑。⒉扰乱蛊惑。
    • 4.
      伪惑释义:诈伪蛊惑。
    • 5.
      妖气释义:⒈妖异之气。 汉 王充《论衡·言毒》:“妖气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恶。”宋 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瀆扬平流。”⒉迷信谓人受妖邪蛊惑呈现的气色。《云笈七籤》卷一○三:“市中逢道流,语之曰:‘子面有妖气,必为妖物所著。’”《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观公妖气太重,我与你早早断除,免致后患。”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 6.
      妖蛊释义:⒈艳丽。⒉谓以邪术蛊惑害人。
    • 7.
      妖言惑众释义:对人散布荒诞离奇的谎话,进行蛊惑。
    • 8.
      娆固释义:扰乱蛊惑。
    • 9.
      惑世诬民释义:指蛊惑世人。
    • 10.
      扇惑释义:煽动蛊惑。
    • 11.
      插羽佳人释义:鸽的别称。宋 陶穀《清异录·禽》:“豪少年尚畜鸽,号半天娇。人以其蛊惑过於娇女艷妖,呼为插羽佳人。”
    • 12.
      狂蛊释义:⒈犹狂惑。 ⒉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⒊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
    • 13.
      狐惑释义:⒈为狐妖所蛊惑。⒉犹疑惑。⒊指女色惑人。⒋中医学病名。
    • 14.
      狐迷释义:被狐妖所蛊惑。 喻人被邪恶所迷。
    • 15.
      狐魅疾释义:旧谓被狐蛊惑所致的一种精神错乱病。
    • 16.
      瞽惑释义:迷乱;蛊惑。宋 司马光《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人之言曰:‘古民淳质故可教,今民伪薄故不可教。’是瞽惑之言,不足稽也。”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今民之师帅,既不能以是为政,乃为魔头者窃取以瞽惑其党,使皆归德于魔,於是从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説。”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於佛老,而佛老之説,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
    • 17.
      祅惑释义:以祅异的言行蛊惑人。《南史·萧昂传》:“时有女子年二十许……人呼为圣姑。就求子往往有效,造者充满山谷。昂 呼问无所对,以为祅惑,鞭之二十。”
    • 18.
      筹子释义:筹码;记数的用具。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把换得的筹子押在那上面,听凭轮盘上的指针来决定它们的运命。”汪曾祺《大淖记事》:“有一个老光棍 黄海龙,年轻时也是挑夫,后来腿脚有了点毛病,就在码头上看看稻船,收收筹子。”
    • 19.
      蛊卦释义:蛊卦展示“蛊”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蛊”的意思是蛊惑。
    • 20.
      蛊伪释义:蛊惑诈伪。

蛊惑造句

1.我正在这里教授进兵的方略,你竟然胆敢摇唇鼓舌,蛊惑军心!

2.你不要讲些耸人听闻的事情来蛊惑人心。

3.对于蛊惑人心的宣传,大家要能够及时地识别、抵制,以免上当受骗。

4.你不要打着为群众的招牌蛊惑人心,你这样闹是想浑水摸鱼,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5.他自称大仙,能预来生,知后事,妖言惑众,蛊惑人心,时间不长就被人戳穿了。

6.这个邪教组织又在蛊惑人心,妄图实现其阴谋。

7.法庭以谣言惑众、蛊惑民心、扰乱社会治安等罪名,对他量刑论处。

8.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

9.他们无中生有地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

蛊惑(gu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蛊惑是什么意思 蛊惑读音 怎么读 蛊惑,拼音是gǔ huò,蛊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蛊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