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15) 姓。
ròu,(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组词】: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组词】:桂圆肉。冬瓜肉厚。(3) 果实不脆,不酥。【组词】:肉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组词】:做事真肉。(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1. 大腿内侧的肉。
2. 宋代肉食品。指砧压去油之肉。亦泛指熟猪肉。
4. 白净的肌肤。
⒈ 大腿内侧的肉。
引《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郑玄 注:“白肉,股里肉。”
孔颖达 疏:“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⒉ 宋 代肉食品。指砧压去油之肉。亦泛指熟猪肉。
引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
⒊ 白净的肌肤。
引沈从文 《阿金》:“说起这妇人, 阿金 管事就仿佛挨到了妇人的白肉,或亲着了妇人的脸,有说不出的兴奋快活。”
⒈ 白嫩的皮肉。
例如:「平常很少劳动、晒太阳的人,才能保有一身的白肉。」
⒉ 大腿里部的肉。
引《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唐·孔颖达·正义:「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⒊ 不加佐料的熟猪肉。
引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