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 [kǎo wèn]
1. 拷打审问,泛指用刑逼供。
英[torture sb. during interrogation; give sb.the third degree;]
拷问 引证解释
⒈ 拷打审问。
引《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自今月至明年孟夏,不听拷问罪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但云磨勘文案未毕,所言受罪亦不见其餘,但拷问秤决而已。”
清 李渔 《怜香伴·拷婢》:“今日退朝无事,不免把 留春 拷问一番,叫院子唤 留春 出来。”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八章:“敌人一直把老太太拷问到天黑才罢手。”
国语词典
拷问 [kǎo wèn]
⒈ 用刑审问。
引《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令有司拷问,箠掠乱下,又加炮烙,询问此人为谁。」
《红楼梦·第八〇回》:「薛蟠道:『香菱如今是天天跟著你,他自然知道,先拷问他就知道了。』」
拷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党卫军释义:党卫军(德语: Schutzstaffel),为德文Schutz(护卫、防护、亲卫)与德文Staffel(团队、编群、队伍)的组合词,英文普遍简称为SS,是德国纳粹党中用于执行治安勤务的编制之一,与纳粹党武装战斗执行部队的冲锋队并立的另一支纳粹党情报和监视、拷问行刑组织。
- 2.
公人释义:⒈封建时代称衙门里的差役。宋 文天祥《宣州劝农文》:“年年早纳早收钞,那有公人来叫呼?”《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押一纸公文,就差 何涛 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径去 鄆城 县投下。”《红楼梦》第四回:“﹝ 雨村 ﹞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⒉旧时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中办理公事的人员,亦称公人。
- 3.
刑拷释义:施刑拷问。
- 4.
吊拷释义:吊打拷问。
- 5.
夹讯释义:用夹棍拷问。
- 6.
官店释义:⒈供商贾使用的官营店房。唐 李翱《疏绝进献》:“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亏三代之法,公託进献,因得自成其私,甚非太平之事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己酉,吴 命中书省,凡商税三十税一,多取者以违例论。改在都官店为宣课司,府、州、县官店为通课司。”《明史·食货志五》:“太祖 初,征酒醋之税,收官店钱。”⒉捕役拷问盗贼的地方。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献县 捕役 樊长,与其侣捕一剧盗。盗跳免,縶其妇於官店。”自注:“捕役拷盗之所,谓
- 7.
彭考释义:搒拷。 笞打拷问。
- 8.
情拷释义:拷问。
- 9.
打勘释义:⒈查问。 ⒉拷问;刑讯。
- 10.
拷较释义:犹拷问。
- 11.
挞讯释义:拷问。
- 12.
掠考释义:亦作“掠拷”。笞击拷问。考,通“拷”。
- 13.
收考释义:⒈拘捕拷问。 ⒉准许入场考试。
- 14.
核考释义:审核拷问。 《后汉书·班彪传上》:“固 弟 超 恐 固 为郡所覈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闕上书,得召见,具言 固 所著述意。”
- 15.
梏掠释义:谓用刑拷问。
- 16.
洋式释义:外国式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牀当中一迭放了两个粉红色外国绸套的洋式枕头。”鲁迅《二心集·宣传与做戏》:“至今还是随便拷问,随便杀头,一面却总支撑维持着几个洋式的‘模范监狱’,给外国人看看。”
- 17.
火刑释义:⒈将人绑在柱上用火烧死的刑法。⒉烧死或用火烧拷问。
- 18.
系考释义:拘留拷问。《后汉书·寇恂传》:“建武 二年,恂 坐繫考上书者免。”《后汉书·张晧传》:“时 清河 赵腾 上言灾变,讥刺朝政,章下有司,收 腾 繫考。”
- 19.
考杀释义:拷问击杀。
- 20.
考死释义:拷问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