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 [tiě suǒ]
1. 粗铁链。
3. 用粗铁链制成的刑具。
铁索 引证解释
⒈ 粗铁链。
引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宋史·张永德传》:“以铁索千餘尺,横截 长淮,又维巨木,自是备御益坚矣。”
清 阎尔梅 《登峨嵋山》诗:“脊隥风摇攀铁索,颐崖石陷蹋藤梯。”
毛泽东 《长征》诗:“金沙 水拍云崖暖, 大渡 桥横铁索寒。”
⒉ 用粗铁链制成的刑具。
引《清通典·刑一》:“定狱具之图……一曰铁索,以铁为之,长七尺,重五斤。”
清 郑燮 《莲峰》诗:“铁索三条解上都,君王早为白寃诬。”
鲁迅 《书信集·致胡风》:“以我自己而论,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
国语词典
铁索 [tiě suǒ]
⒈ 铁制的绳索。
例如:「铁索吊桥」。
铁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节棍释义:古武器名。在棍的一头用铁索连接短棍两节,用以击敌,可破刀牌。
- 2.
大渡河释义:岷江 支流。古名 渽水,一名 沫水。在 四川 西南部。上游为 大金川,南流至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会 小金川,称 大渡河。至 乐山县 会 青衣江,入 岷江。全长九百馀公里。1863年(同治 二年)5月 石达开 所率太平军在 大渡河 紫打地(安顺场)失败。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强渡 安顺场 渡口和夺取 大渡河 铁索桥。
- 3.
夹寨释义:⒈隔河相对、互为犄角的营寨。 《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晋 已尽有 河 北,以铁索断 德胜口,筑 河 南、北为两城,号‘夹寨’。”⒉指环绕敌城建立的壁垒。《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思安 将 河北 兵西上,至 潞州 城下,更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
- 4.
奇形怪状释义:奇特怪异的形状。唐吴融《太湖石歌》:“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 5.
悬索桥释义:也叫吊桥。 用缆索做桥梁主要承重结构的桥。将缆索悬挂在桥两端塔架上,桥身用细索或吊杆吊在缆索上。铁索桥是一种很早就开始使用的悬索桥。
- 6.
插板释义:⒈守城之具。于城门外为重门,以榆槐木制成,广狭与城门同,幔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旁施铁环,贯以铁索。去城门五尺处立两夹木,亦以铁叶裹之。夹木开有槽,容插板起落。敌至则下之。外实以土,防火攻,内支以柱,防倾折。亦写作“插版”。参阅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城制》。⒉指分块插卸的木板门。
- 7.
泸定桥释义:即 大渡河 铁索桥。在 四川省 泸定县 城西。桥以铁索系于两岸桥台构成,索上铺木板以通行人。1935年5月,中国 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由此处突破敌人封锁,强渡 大渡河。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
环利通索释义:即连环铁索。
- 9.
白朴公园释义:白朴公园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黄河大街文笔塔北边,随山就势而建.公园总战地面积164亩,与时代广场南北呼应,公园内规划拟建有100米跨度的铁索桥.文笔塔回廊工程.白朴书院.黄河博物馆.奇花异草,海红果和槟果等特色树种.。
- 10.
矴铁释义:系船于矴石的铁索。
- 11.
竹笮释义:引舟的竹索。 笮,通“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贺瓌 攻 德胜 南城,百道俱进,以竹笮联艨艟十餘艘,蒙以牛革。”胡三省 注:“﹝笮﹞竹索也。”清 赵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赠》诗:“石碉木栅番落屋,铁索竹笮蛮江桥。”
- 12.
索桥释义:主要承重构件为铁索或铁链的桥。
- 13.
铁索释义:钢丝编成的绳索或粗铁链:铁索桥。
- 14.
铁索桥释义:以铁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桥面铺设在铁索上,供行人或车辆通行。
- 15.
铁絚释义:亦作“铁絙”。铁索。
- 16.
铁縆释义:大铁索。
- 17.
铁绠释义:铁索;铁链。
- 18.
铁缧释义:铁索,铁链。用作拘系犯人的刑具。
- 19.
锒铛释义:⒈铁锁链:锒铛入狱(被铁锁链锁着进监狱)。 ⒉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铁索锒铛。‖也作郎当。
- 20.
锒铛下狱释义:锒铛:铁索链相撞击的声音。 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