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 [zhèng lèi]
1. 谓以同类事物相佐证。
证类 引证解释
⒈ 谓以同类事物相佐证。
引宋 程大昌 《考古编·中庸三》:“凡《中庸》援琴瑟、神鬼、山石、河江者,则专以取喻也。其本天地以言者,一以证类,一以指实也。”
证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风菜释义:菜名。 亦可入药。《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菜下品·东风菜》:“东风菜,味甘寒无毒,主风毒壅热、头疼目眩、肝热眼赤,亦堪入羹臛……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金 元好问《春日书怀》诗:“流年又见东风菜,乐土空怀北斗城。”清 钱谦益《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诗之九:“生计东风菜,前期夜雪舟。”
- 2.
乳牀释义:⒈石头的坐榻。因其色乳白,故名。唐 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诗之一:“移时寂歷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牀。”⒉石钟乳根部相联的地方。又叫石床。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凡乳牀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也。”参阅《政和证类本草·石钟乳》、《本草纲目·石三·殷蘖》。
- 3.
烂石草释义:马先蒿的别名。见《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下·马先蒿》。
- 4.
猴姜释义:⒈药名。 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⒉草名,蔓生石壁,味辣,据说猴用以为姜,故称。参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
- 5.
聤耳释义:中医病症名。以耳道流脓、听力障碍为主症。多发于儿童。可分虚实两类。实证类似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虚证类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热、污水灌耳、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经络或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等所致。治疗可根据虚实分别采取滋阴降火或祛风火、利肝胆、清湿热的方法,也可用药汁或药粉滴撒外治。
- 6.
黄离释义:⒈日旁之云彩。因其受日光照射,色多赤黄,故称。《易·离》:“六二:黄离,元吉。”闻一多《古典新义·周易义证类纂》:“‘黄离’者,《汉书·天文志》曰‘日月无光曰薄’,《史记·天官书》集解引 京房《易传》又曰‘日赤黄为薄’,‘黄离’盖即薄。《天官书》説岁星曰‘星色赤黄而沉,所居野大穰’,説填星曰‘五星色……黄圜则吉’,説太白曰‘黄圜和角……有年’,説星辰曰‘黄为五穀熟’。占星多以黄为吉,疑占日亦然,故曰:‘黄离元吉。’”⒉比喻太子。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高祖 以援危拨乱,伏紫气而登三;太宗 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