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 [shī yùn]
1. 做诗所押的韵。
英[ rhyme (in poetry); ]
2. 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
英[ rhyming dictionary; ]
诗韵 引证解释
⒈ 诗的韵。
引唐 白居易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诗:“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鏘玉不如。”
⒉ 诗词用韵所依据的韵书。 宋 以后通用《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共106韵。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説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
国语词典
诗韵 [shī yùn]
⒈ 旧诗皆用韵,或偶句尾字相协,或全首每句末字皆协,其相协的韵脚,称为「诗韵」 。
⒉ 作诗者翻检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
⒊ 诗的风韵。
引唐·白居易〈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诗:「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
诗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经释义:⒈指传说中 黄帝 受命时上天所授之图籍。 事本《左传·昭公十七年》:“昔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宋书·谢庄传》:“时 河南 献舞马,詔羣臣为赋,庄 所上其词曰:‘天子驭三光,总万宇,挹云经之留宪,裁 河 书之遗矩。’”⒉《大云请雨经》的略称。宋 范成大《再次喜雨诗韵》:“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
- 2.
南浦释义:⒈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 李贺《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清 曹寅《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⒉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
- 3.
历劫释义:佛教语。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宇宙的成毁为“歷劫”。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南朝 梁 沉约《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歷劫多幸,夙世善缘。”金 刘迎《连日雪恶用聚星堂雪诗韵》:“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歷劫徒能説。”《红楼梦》第一二○回:“岂知 宝玉 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清 谭嗣同《<仁学>自序》:“歷劫之下,度尽诸苦厄。”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歷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
- 4.
大斗释义:⒈酌酒的长柄勺。 《诗·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毛 传:“大斗,长三尺也。”孔颖达 疏:“长三尺,谓其柄也……此盖从大器挹之以樽,用此勺耳。”宋 黄庭坚《次苏子瞻和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⒉容量较大的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釐子乞 事 齐景公 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 景公 弗禁。”《汉书·货殖传》:“荅布皮革千石,黍千大斗。”颜师古 注:“大斗者,异於量米粟之斗也。今俗犹有大量。”《旧唐书·食货志上》:“三升为大升
- 5.
守盟释义:坚守盟约。宋 程俱《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惟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 6.
得道肥释义:谓坚守道义而心安理得。语本《韩非子·喻老》:“子夏 见 曾子,曾子 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 曰:‘何谓也?’子夏 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於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宋 黄庭坚《元师自荣州来因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法弟周彦公》:“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 7.
拈题分韵释义:旧时文人集会作诗的一种方式。拈题是各人自认或拈阄定题目。分韵是在限定的韵部中自认或拈定诗韵。
- 8.
无忧释义:⒈没有忧患;不用担心。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 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宋 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⒉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 9.
用韵释义:⒈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⒉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 10.
稳韵释义:韵字平易易押的诗韵。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段成式》:“余在城时,常与客联句……若志於不朽,则汰拣稳韵,无所得輒已,谓之苦联。”
- 11.
窄韵释义:诗韵中字数较少的韵部。 与“宽韵”相对。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前史言 退之 为人木强。若宽韵可自足,而輒傍出;窄韵难独用,而反不出:岂非其拗强而然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他却拈了五微,便悔恨道:‘偏是我拈了个窄韵。’”
- 12.
素秋释义:⒈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汉 刘桢《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於水游。”唐 杜甫《秋兴》诗之六:“瞿唐峡 口 曲江 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宋 欧阳修《清商怨》词:“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二:“三年客里逢朱夏,一月天边盼素秋。”朱德《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诗韵·战局时局》:“兴安岭 下 楚江 头,万里烽烟接素秋。”参见“素商”。⒉比喻衰老、迟暮。晋 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三:“予涉素秋,子登青春;愧无老成,厠彼日新。
- 13.
花雨释义:⒈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宋 向子諲《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元 张雨《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⒉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唐 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唐 李白《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赵光荣《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
- 14.
花韵释义:⒈见“花韵”。 ⒉亦作“花韵”。花的韵致。唐 司空图《归王官次年作》诗:“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明 袁宏道《和东坡梅花诗韵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之三:“宋 砚 蜀 纸 李廷珪,折枝貌得花韵老。”
- 15.
詶继释义:谓步他人诗韵续作。
- 16.
诗牌释义:⒈用以题诗的木板。 ⒉指题上诗的木板。⒊韵牌。刻诗韵上下二平声为纸牌式,每韵一叶,总三十叶,山游分韵,人取一叶,吟以用韵。见明屠隆《考槃馀事·韵牌》。⒋文人游戏,各以牌分取杂字,缀成韵语,是牌亦曰诗牌。
- 17.
选声释义:⒈谓选择优美的乐音。唐 沉既济 《枕中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⒉研求诗韵,指吟诗作赋。 清 阮元 《<四六丛话>后序》:“ 孝穆 ( 徐陵 )振采於 江 南, 子山 ( 庾信 )选声於 河 北。”
- 18.
酆宫释义:⒈周文王 宫名。 在今 陕西省 户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成 有 岐阳 之蒐,康 有 酆宫 之朝。”杜预 注:“酆 在 始平 鄠县 东,有 灵臺,康王 於是朝诸侯。”一说,为 文王 庙。见 杨伯峻 注。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悵 钧臺 之未临,慨 酆宫 之不县。”⒉道教语。指冥狱。唐 陆龟蒙《次追和清远道士诗韵》:“吾闻 酆宫 内,日月自昏旦。”清 唐孙华《王鹤尹挽诗》之二:“文章世上浑无用,合向 酆宫 颂帝晨。”参见“酆都”。
- 19.
酬继释义:谓步他人诗韵续作。
- 20.
铁壁释义:⒈坚黑如铁的石崖。 元 杨维桢《游虎丘追和东坡留题石壁诗韵》:“花凝铁壁坚,木根山骨冷。”⒉比喻坚不可摧的事物。宋 徐积《和倪敦复》:“金城不可破,铁壁不可夺。”《花月痕》第四八回:“原来这阵要先破左右两翼,左翼是个铜墙,右翼是个铁壁。”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⒊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鲁迅《热风·随感录五九》:“我们只要留心译本上的序跋,以及各样对于外国事情的批评议论,便能发见我们和别人的思想中间,的确还隔着几重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