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逃 [bēn táo]
1. 快速逃跑。
例四散奔逃。
英[flee; run away;]
奔逃 引证解释
⒈ 逃跑。
引《东观汉记·王琳传》:“遭大乱,百姓奔逃。”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不索窨约,你便快奔逃。”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人们正象潮水般的涌下山,向自己村子里奔逃去。”
国语词典
奔逃 [bēn táo]
⒈ 奔走逃亡。
引《三国演义·第六回》:「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
反顽抗
奔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杂释义:⒈乌合。 唐 张九龄 《贺克捷状》:“本是乌杂之徒,足徵破亡之渐。”《前汉书平话》卷中:“时 秦 朝陆沉, 山 东大扰,异姓并起,英雄乌杂。”⒉引申指杂乱无纪律。 唐 白居易 《请罢兵第二状》:“况神策官健,又最乌杂:以城市之人,例皆不惯。如此,忽思生路,或有奔逃。”
- 2.
伏尔待定释义:说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不要往外奔逃,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地方趴下,即使房屋倒塌了,人的生命也能得到保护。
- 3.
北挠释义:谓战败后曲折奔逃以避敌。
- 4.
四散释义:向四面分散:四散奔逃。
- 5.
奔绌释义:奔逃废黜。
- 6.
奔逸释义:奔逃。
- 7.
奔遯释义:亦作“奔遁”。犹奔逃。
- 8.
奔逃释义:逃走(到别的地方);逃跑:奔逃他乡。四散奔逃。
- 9.
官健释义:唐 初府兵制,士兵自备武器资粮,后逐渐改为官给,故称士兵为官健。 唐 白居易《请罢兵第二状》:“况神策官健,又最乌杂:以城市之人,例皆不惯。如此,忽思生路,或有奔逃。”《旧唐书·张万福传》:“万福 曰:官健常虚费衣粮,无所事,今乃一小赖之,不足过赏,请用三之一。”《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兵农既分,县官费衣粮以养军,谓之官健,犹言官所养健儿也。”
- 10.
惊猿脱兔释义: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11.
撒脚释义:撒腿奔跑,奔逃。
- 12.
播奔释义:奔逃。
- 13.
散走释义:四散奔逃。
- 14.
望尘奔溃释义: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 15.
波迸释义:奔走;奔逃。
- 16.
犇窜释义:⒈奔逃窜伏。⒉放逐。
- 17.
犇遯释义:奔逃。
- 18.
禽奔兽遁释义:遁:逃避。指禽兽奔逃躲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 19.
穿窜释义:奔逃隐匿。
- 20.
窜窜释义:奔逃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