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从 [hé zòng]
1. 亦作“合纵”。
2. 谓连接直行。
3. 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5. 泛指联合。
合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合纵”。
⒉ 谓连接直行。
引《荀子·赋》:“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
⒊ 指 战国 时, 苏秦 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 秦。秦 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参阅《史记·苏秦列传》。
引《战国策·秦策三》:“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 赵,而欲攻 秦。”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若《史记》载 苏秦 合纵, 张仪 连衡, 范雎 反间以相 秦,鲁连 解纷而全 赵 是也。”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又不见敝裘 苏季子,合从归来印纍纍。”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这几年来今日合纵,明日连衡,今日征 燕,明日伐 楚,争城者杀人盈城,争地者杀人盈野。”
⒋ 泛指联合。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具以 灌婴 与 齐 楚 合从,欲诛诸 吕 告 产,迺趣 产 急入宫。”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乃致书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且昔者 俄 之攻 突厥 也,始则 英 法 二国合纵拒之,后则 英、法、德、奥、意 五国合兵拒之, 俄 即不能得志。”
国语词典
合从 [hé zòng]
⒈ 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因六国地处南北,故名「合从」。也作「合纵」。
引《文选·贾谊·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
反连横
合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据释义:占据。《三国志·蜀志·杨戏传》:“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 三秦,保据 河 潼。”《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石勒 谋保据 江、汉,参军都尉 张宾 以为不可。会军中飢疫,死者太半,乃渡 沔,寇 江夏。”
- 2.
割削释义:⒈削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鼂错 是也。”《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今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⒉犹切割。汉 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⒊犹剥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卿等司计,当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
- 3.
勘合释义:⒈验对符契。古时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凡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须勘合。《唐律·擅兴·应给发兵符而不给》“不以符合从事,或符不合不速以闻,各徒二年”唐 长孙无忌 疏议:“不以符合从事者,谓执兵之司,得左符皆用右符勘合,始从发兵之事。”⒉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宋 叶适《经总制钱一》:“得产有勘合,典卖有牙契。”《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将银五十两买了个勘合,驰驛到京。”《明史·食货志四》:“编置勘合及底簿……转运司亦有底
- 4.
合从连横释义:合从连横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
- 5.
合从释义:⒈亦作“合纵”。谓连接直行。《荀子·赋》:“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⒉指 战国 时,苏秦 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 秦。秦 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战国策·秦策三》:“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 赵,而欲攻 秦。”唐 刘知几《史通·言语》:“若《史记》载 苏秦 合纵,张仪 连衡,范雎 反间以相 秦,鲁连 解纷而全 赵 是也。”金 元好问《解剑行》:“又不见敝裘 苏季子,合从归来印纍纍。”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这几年来今日合纵,明日连衡,今日征 燕,明日伐 楚,争城者杀人盈城,争地者杀
- 6.
合纵释义:又写作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参见连横条。
- 7.
牙子释义:⒈物体周围雕花的装饰或突出的部分:桌椅的牙子做工精细。马路牙子。⒉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通常卖方为农民、渔民等小生产者,买方为收购商或消费者)。
- 8.
盟津释义:即 孟津。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乃心在 咸阳。”《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 9.
私牙子释义:旧时私下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10.
经纪人释义:⒈为买卖或合作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⒉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而取得佣金的人。
- 11.
缔造者释义:一般指对创建某个组织、有形的无形的群体甚至国家,或精神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缔:结在一起,屈原《九章·悲回风》诗:“气缭转而自缔。”引申为缔结,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 12.
衵服释义:内衣。《左传·宣公九年》:“陈灵公 与 孔寧、仪行父 通於 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杜预 注:“衵服,近身衣。”《晋书·良吏传·王宏》:“帝常遣左右微行,观察风俗,宏 缘此復遣吏科检妇人衵服,至褰发於路。”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徐霖》:“夏月,京府命工搭盖松棚,适一匠者衵服破绽见其二子,霖 竟牒天府云:‘某人受役而不主一,合从重挞。’”
- 13.
解纷释义:排解纷乱;排解纠纷。语出《老子》:“挫其鋭,解其纷。”《史记·滑稽列传序》:“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张守节 正义:“至於谈言微中,亦以解其纷乱,故治一也。”唐 刘知几《史通·言语》:“若《史记》载 苏秦 合从,张仪 连横,范雎 反间以相 秦,鲁连 解纷而全 赵 是也。”《天雨花》第二回:“如今待小弟上前去解纷便了。”
- 14.
诱秦诓楚释义: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之表示挑拨离间。
- 15.
连衡释义:即连横。 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侍奉秦国。与合纵(合从)相对。
- 16.
透颖锥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之围 邯郸,赵 使 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平原君 曰:‘先生处 胜 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 17.
骄暴释义:骄横暴戾。《荀子·不苟》:“刚彊猛毅,无所不信,非骄暴也。”《史记·乐毅列传》:“诸侯害 齐湣王 之骄暴,皆争合从与 燕 伐 齐。”《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煬帝 骄暴而亡,公辈所亲见也。”《大唐秦王词话》第四十回:“我国素无侵犯之意,尔邦屡兴骄暴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