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 [zǎo lèi]
1. 叶状体植物亚界(Thallobionta)的一些含有叶绿素的有机体的通称。
英[alga;]
国语词典
藻类 [zǎo lèi]
⒈ 生于淡水、海水或潮湿之泥土内的植物。种类甚多,组织分化甚小,不具有真正的根、茎、叶。有的为单细胞,有的聚成群体、丝状体或片状体。大多数内有叶绿体,能行光合作用。
藻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代交替释义:某些生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现象。动物中如水螅,植物中如藻类都有这种现象。
- 2.
临界深度释义:临界深度指:水体中单位体积24小时内藻类的总生产量等于总呼吸量的水层深度,即净生产量等于零的深度。
- 3.
发菜释义:藻类植物,丝状,细长,潮湿时黑绿色,干燥时黑色,很像乱头发。生长在高原干旱或半干旱地带。
- 4.
地耳释义:⒈古谓大地的耳朵。 ⒉葛仙米的俗称。藻类。可供食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四川产者最为著名。⒊一种地衣类植物。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以湖北、安徽两省产量最高。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地耳》。
- 5.
地衣释义:藻类与某些低等光 合生物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共生联合体。分布很广,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在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中起 重要作用,少数也供食用,多种还可提制染料、香料等。
- 6.
地衣植物释义: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共生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包被藻体;共生的藻类主要是蓝藻和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7.
孢子植物释义:用孢子繁殖的植物,包括藻类、地衣、苔藓、蕨类等。
- 8.
富营养化释义:指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域里,生物营养物质(如氮、磷)不断积累,含量过多。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水质污染,水体变色,鱼虾死亡。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 9.
微生物释义: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生物的统称。绝大多数个体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 10.
植物释义: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多以无机物为养料,一般有叶绿素,没有神经,没有感觉。分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有30多万种。
- 11.
水产释义: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 12.
水华释义:也叫水花。江河、湖泊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迅速繁殖,致使水质恶化的现象。因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这一现象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 13.
水産释义: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南朝 梁 王僧孺《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宋 曾巩《广德湖记》:“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復其旧。”
- 14.
水苔释义:苔藻类植物。也叫石发、石衣、水衣、水绵、藫。可吃。
- 15.
水藻释义: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如水绵、褐藻等。
- 16.
污底释义:藤壶、牡蛎等藻类和贝类海洋生物附生于船体浸水表面的现象。使船体表面粗糙,增加航行阻力,影响船上海水冷却系统、测深仪、计程仪、声呐等的正常使用。防止办法是在浸水表面涂防污漆或采用海水电解防污,并常进坞清洗。
- 17.
洋菜释义:琼脂,冻粉:从某些红藻类植物提取的凝胶质产品,主要用作培养基和食品的凝胶剂和稳定剂。
- 18.
浮藻释义:⒈浮华的辞藻。⒉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
- 19.
海草释义:海产植物(如藻类)
- 20.
海藻释义:生长在海洋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等。有的可以吃或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