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猛 [wǔ měng]
1. 勇猛。指勇猛的人。
武猛 引证解释
⒈ 勇猛。
引《后汉书·孝安帝纪》:“举武猛堪将帅者各五人。”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天雨花》第九回:“老左 十分武猛,不要杀他不得,反吃大亏。”
⒉ 指勇猛的人。
引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及选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惇朴、有道、明经、宽博、武猛、治剧,此皆名自命而号自定,羣臣所当尽情竭虑,称君詔也。”
《后汉书·孝桓帝纪》:“詔举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各一人。”
《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詔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
武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强释义:⒈健壮。彊,同“ 强 ”。 汉 王充 《论衡·无形》:“白髮復黑,齿落復生,身气丁彊,超乘不衰,乃可贵也。”⒉指健壮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譬犹家人遇寇贼者,必使老小羸软居其中央,丁彊武猛卫其外。”《三国志·魏志·梁习传》:“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彊以为义从。”
- 2.
姚内斌释义:说他威武猛烈。
- 3.
断裳释义:截断裳衣。取其便于行事。典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 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襌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问之,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褰帷断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勤恤民隐,纠逖王慝。”
- 4.
武猛释义:⒈勇猛。《后汉书·孝安帝纪》:“举武猛堪将帅者各五人。”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天雨花》第九回:“老左 十分武猛,不要杀他不得,反吃大亏。”⒉指勇猛的人。汉 王符《潜夫论·考绩》:“及选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惇朴、有道、明经、宽博、武猛、治剧,此皆名自命而号自定,羣臣所当尽情竭虑,称君詔也。”《后汉书·孝桓帝纪》:“詔举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各一人。”《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詔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
- 5.
猛起释义:武猛发起。
- 6.
趪趪释义:⒈武猛貌。⒉洪大,洪亮。
- 7.
遗散释义:⒈犹散失。《隋书·经籍志一》:“ 齐 末兵火,延烧祕阁,经籍遗散。”《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 子西 ﹞闻 郢 都已破, 昭王 出奔,恐国人遗散,乃服王服,乘王舆,自称 楚王 ,立国於 脾洩 ,以安人心。”《花城》1981年第6期:“这两粒玻璃弹珠才被他放入捡来的雪茄烟盒中,而在以后的流离中遗散了。”⒉逃亡散失之众。《三国志·吴志·潘璋传》:“比县 建昌 起为贼乱,转领 建昌 ,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 建业 。”《魏书·崔孝暐传》:“招抚遗散,先恩后威,一周之后,流民大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