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授 正授的意思
zhèngshòu

正授

简体正授
繁体
拼音zhèng shòu
注音ㄓㄥˋ ㄕ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shòu,(1) 给,与。【组词】: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2) 教,传给。【组词】:授业。

基本含义

正式授予,公开传授

正授的意思

正授 [zhèng shòu]

1. 正式任命。

正授 引证解释

⒈ 正式任命。

唐 元稹 《处分幽州德音制》:“管内州县官吏 肃存古 等二百餘人,悉是 刘总 选任材能,久令假摄,并与正授,用奬勤劳。”
《新五代史·唐废帝纪》“许御署官选” 宋 徐无党 注:“‘御署官’,疑是 废帝 初举兵时所置之官,以其非吏部正授,故须有旨方得选。”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外扮 包待制 上]官拜龙图阁待制学士,正授 开封府 府尹。”


国语词典

正授 [zhèng shòu]

⒈ 任命,授与实职。

唐·元稹〈处分幽州德音〉:「管内州县官吏肃存古等二百余人,悉是刘总选任材能,久令假摄,并与正授,用奖勤劳。」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官拜龙图阁待制学士,正授开封府府尹。」


正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堂释义:⒈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唐 王维《故太子师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金 蔡珪《并州无竹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用作长句》:“他日东堂慙拙政,只将此物作甘棠。”⒉《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南史·庾悦传》:“初,刘毅 家在 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⒊指 晋 宫的正殿。晋武帝 时 郤詵 于 东堂 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唐 王建《送薛曼
    • 2.
      宠要释义:犹荣要;居显要之位。《北齐书·文苑传·刘逖》:“皇建 元年,除太子洗马。肃宗 崩,从 世祖 赴 晋阳,除散骑侍郎,兼仪曹郎中。久之,兼中书侍郎。和士开 宠要,逖 附之,正授中书侍郎,入典机密。”
    • 3.
      语説释义:合语之说。合语,谓旅酬时互相谈论义理。《礼记·文王世子》:“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説,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郑玄 注:“语説,合语之説也。”孔颖达 疏:“言合语者,谓合会义理而语説也。”陈澔 集说:“大乐正教世子及士以舞干戚之容节,及合语之説,与乞言之礼,此三者,皆大乐正授之以篇章之数。”
    • 4.
      长兼释义:古代加在官职名称前,表示非正式任命。《晋书·刘隗传》:“太兴 初,长兼侍中,赐爵 都乡侯。”《南史·王俭传》:“昇明 二年,﹝ 俭 ﹞为长兼侍中,以父终此职,固让。”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二·王俭传》:“昇明 初,迁长兼侍中。长兼者,未正授之称……《孔愉传》:‘长兼中书令。’是长兼之名,自 晋 已有之矣。”

正授(zheng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授是什么意思 正授读音 怎么读 正授,拼音是zhèng shòu,正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