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侍从 侍从的意思
shìcóng

侍从

简体侍从
繁体侍從
拼音shì cóng
注音ㄕˋ ㄘ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 ◎ 伺候,在旁边陪着。【组词】:服侍。侍立。侍者(侍奉左右的人)。侍从。侍读(给帝王讲学的人)。侍坐。侍役(仆人)。

cóng,(1) 跟随。【组词】:愿从其后。(2) 依顺。【组词】:顺从。盲从。从善如流。(3) 采取,按照。【组词】:从优。(4) 从事;参加。【组词】:从业。从政。投笔从戎。(5) 由,自。【组词】:从古至今。从我做起。(6) 跟随的人。【组词】:侍从。仆从。(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例句】: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组词】:主从。从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

基本含义

指随从、跟从的人。

侍从的意思

侍从 [shì cóng]

1. 指在帝王或官吏身边侍候卫护的人。

陛下在他的侍从簇拥下走向祭坛。

[retinue; aide; attendant;]

侍从 引证解释

⒈ 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汉书·史丹传》:“自 元帝 为太子时, 丹 以父 高 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餘年。”
《孔丛子·记义》:“宰予 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陈、徐、刘、应,才学所著,诚如来命,惜其不遂,可为痛切。凡此数子,於雍容侍从,实其人也。”
唐 元稹 《进马状》:“右臣窃闻道路相传,车驾欲蹔游幸 温汤,未知虚实者。臣职居守土,侍从无因。”

⒉ 随从伺候之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錡为侍从,听人主也。”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至晚, 苏护 叫侍从与女子梳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尝与客共谈,指其侍从曰:‘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烹茶吸烟而已。’”
巴金 《将军》:“没有汽车、马车,没有侍从,没有府邸的将军,这算是什么将军呢?”

⒊ 宋 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侍从》。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划一状》:“臣身为侍从,又忝长民,不可不言。”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栗 为侍从,就其蹇浅,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示信于下。”


国语词典

侍从 [shì cóng]

⒈ 随侍君王左右。

《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君厌承元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

⒉ 随从侍奉的人。

《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传》:「皇后轝驾侍从甚众,赏赐官属以千万计,与许后时县绝矣。」


侍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随从释义:⒈跟随(首长):随从师长南征北战。⒉随从人员:当了一名随从。

侍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统领释义:⒈古代官名。南宋初设。⒉也叫协统。清末新军制,统辖一协(相当于旅)的长官称统领。

侍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2.
      严断释义: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 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⒉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⒊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 3.
      中侍释义:指宫中的侍从官。
    • 4.
      中军官释义:明 代总督、巡抚的侍从武官。
    • 5.
      中贵人释义:⒈帝王所宠幸的近臣。 ⒉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 6.
      中郎释义:⒈官名。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⒉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 7.
      九女释义:⒈九妃。 古代诸侯所娶的九个嫔妃。⒉道家指九个侍从仙女。
    • 8.
      亵御释义:亲近侍从的人。
    • 9.
      从官释义:⒈属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 李良。李良 素贵,起,慙其从官。”《清史稿·礼志十》:“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⒉指君王的随从、近臣。《史记·孝武本纪》:“三月,﹝ 武帝 ﹞遂东幸 緱氏,礼登 中岳 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颜师古 注:“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宋 洪迈《容斋续笔·侍从官》:“自 观文殿 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绍兴 三十一年,完颜亮 死於 广陵,
    • 10.
      从橐释义:亦作“从槖”。谓负橐簪笔,以备顾问。亦指文学侍从之臣。语出《汉书·赵充国传》:“安世(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宋 刘克庄《凤凰阁》词:“浮荣菌蕣,选甚庶官从橐。”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公登从槖,夫人尚无恙。”元 马祖常《杂咏》诗之二:“归帆夜宿山前寺,从橐秋辤仗外车。”
    • 11.
      从臣释义: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唐 宋之问《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从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明 刘基《赠杜安道》诗:“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 徐 与 杜。”清 沉初《西清笔记·文献纪》:“先是内廷三品以上皆穿红衣,仿御前从臣之例。”
    • 12.
      仪同三司释义:散官名。 三司即三公。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邓隲 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 晋 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 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 时为散官,唐、宋、元 因之,明 废。《后汉书·邓隲传》:“延平 元年,拜 邓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 騭 也。”唐 张说《齐卢思道碑》:“公节义独存,侍从趣 鄴,告至行赏,授仪同三司。”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贙 字 翔威 ……官
    • 13.
      侍卫官释义:以侍从、护卫长官为专职的武装官员。
    • 14.
      侍官释义:⒈侍中、常侍之官。《南齐书·陆澄传》:“魏 晋 以来,不欲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移还上宫,召侍官皆入止省中。”胡三省 注:“侍官,自侍中至黄散之属。”⒉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十二月……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新唐书·兵志》:“故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言侍卫天子;至是,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至相駡辱必曰侍官。”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其后又把府兵的军士改称侍官,表示府兵从属于皇帝,作皇帝的侍从
    • 15.
      侍帝晨释义:道家称侍奉天帝的仙官、侍从。晨,通“宸”,帝居。
    • 16.
      侍言释义:⒈谓侍从君上,适时进言。⒉传达太子言语的官员。
    • 17.
      傔从释义:侍从;仆役。
    • 18.
      傔卒释义:指侍从,卫士。
    • 19.
      傧从释义:侍从的人。
    • 20.
      内制释义:⒈唐 宋 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 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 玄宗 开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唐 朱庆馀《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清 赵翼《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 唐 内制,论文恰到 汉《西京》。”⒉翰林学士的别称。宋 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

侍从(shic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侍从是什么意思 侍从读音 怎么读 侍从,拼音是shì cóng,侍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侍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