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 [guān xiàng]
1. 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
2. 观测天象。
4. 谓取法,效法。
观象 引证解释
⒈ 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
引《易·繫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繫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
⒉ 观测天象。
引《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观象云物,察应寒温。”
唐 杨炯 《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可以作观象之準绳,可以作谭天之楷式。”
《隋唐演义》第二九回:“煬帝 携着 袁紫烟,同上臺去观象。”
⒊ 谓取法,效法。
引晋 陆机 《文赋》:“俯貽则於来叶,仰观象於古人。”
国语词典
观象 [guān xiàng]
⒈ 观测天象。
引《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翻传》:「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
观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辰仪释义: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
- 2.
中街释义:星名。借指黄道。北魏 张渊《观象赋》“天狗接狼以吠守”旧注:“天市中街主惊怖,故曰吠守。”唐 杜甫《夏日叹》诗:“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浦起龙 注:“其间有二小星曰天街,正跨黄道,故可云中街也。”元 袁桷《椿堂赋》:“日临中街,霜飞冰霾。”
- 3.
乾坤谱释义:了宇宙的起源和地球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将古人观象设卦的过程跃然纸上,使笼罩在“八卦起源”这一千古之迷上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 4.
大统历释义:历法名。明 初 刘基 进《大统历》。洪武 十七年设观象台于 南京 鸡鸣山,令博士 元统 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 元 代《授时》法数,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 明 朝一直沿用《大统历》。见《明史·历志一》。
- 5.
天文台释义: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机构。1384年明朝在南京建立的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 6.
新浪潮释义:一种具有即兴创作、抽象、主观象征主义特性的电影潮流,通常利用实验性的摄影技术。
- 7.
泡子河释义:元 代开凿的 通惠河 的一段,两岸多高槐垂柳,位于 北京市 崇文门 内东城角。 久已湮没。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泡子河》:“崇文门 东城角,洼然一水,泡子河 也。积潦耳,盖不可河而河名。”清 励宗万《京城古迹考·泡子河》:“今查 崇文门 之东,贡院之南,近观象臺西侧,惟存河沟一道,南北通渠,相传是 泡子河 故蹟,而槐柳今亡矣。”
- 8.
测影释义:亦作“测景”。 测量日影,以推算岁时节候。《宋书·律历志中》:“又史官受詔,以土圭测影。”《旧唐书·天文志上》:“开元 十二年,詔太史 交州 测景。”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日圭同异》:“再閲 朱裕 疏,内云观象臺晷表,与 南京 矛盾,是即 正统 间 彭德清 测景不同之説也。未审其説确否。”
- 9.
独标释义:⒈谓特别鲜明。帝星为北极附近唯一的二等星,特别明亮突出,故云。《魏书·术艺传·张渊》:“﹝ 渊 ﹞尝著《观象赋》曰:‘……覩紫宫之环周,嘉帝座之独标。’”原注:“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宫中,天帝位尊,故言独标也。”⒉特别显示;独自标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你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兴学书》:“个人之意志,与团队之生存,必调和……而后谓之有秩序。非谓我之名位在众人之上,遂可独标己见,一意孤行。”
- 10.
玩辞释义:玩味词义。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文献通考·经籍三》:“平时本诸践履,则观象玩辞,此义理也;一旦谋及卜筮,则观变玩占,亦此义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