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桥 [ān qiáo]
1. 亦作“鞍鞒”。
3. 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
鞍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鞍鞽”。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
引《魏书·傅永传》:“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宋史·兵志十一》:“军器监欲下 河东 等路采市曲木为鞍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紧掿着铁棒,牢坐着鞍鞽。”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将死鸡塞进网兜里,跨上鞍鞒,回马就走。”
鞍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柘桥释义:用柘树压枝形成的天然鞍桥。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欲作鞍桥者,生枝长三尺许,以绳繫旁枝,木橛钉著地中,令曲如桥。十年之后,便是浑成柘桥。”
- 2.
浑成释义:⒈旧时赌博将数个铜钱掷成全字或全背,或谓掷骰子掷出同样的点子。《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 再旺 年十三岁,比 长儿 到乖巧,平日喜的是攧钱耍子。--怎的样攧钱?也有八个六个,攧出或字或背,一色的谓之浑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怎当得宣教一边扑,一心牵掛着帘内那人在里头看见,没心没想的抛下去,何止千扑,再扑不成一个浑成来,算一算输了一万钱。”⒉天然生成。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与造化均其符契。”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欲作鞍桥者,生枝长三尺
- 3.
鞍桥释义:亦作“鞍鞽”。 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魏书·傅永传》:“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宋史·兵志十一》:“军器监欲下 河东 等路采市曲木为鞍桥。”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紧掿着铁棒,牢坐着鞍鞽。”鲁迅《故事新编·奔月》:“﹝ 羿 ﹞将死鸡塞进网兜里,跨上鞍鞒,回马就走。”
- 4.
鞍鞒释义:见“鞍桥”。
- 5.
鞍鞽释义:见“鞍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