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枪 火枪的意思
huǒqiāng

火枪

简体火枪
繁体火槍
拼音huǒ qiāng
注音ㄏㄨㄛˇ ㄑ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qiāng,(1) 刺击用的长矛。【组词】:长枪。标枪。红缨枪。(2) 发射子弹的武器。【组词】:手枪。步枪。机关枪。枪杀。枪林弹雨。(3) 像枪的东西。【组词】:焊枪。烟枪。(4) 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

火枪的意思

火枪 [huǒ qiāng]

1. 一种旧式枪支,以火药、铁砂为弹药。

[flintlock; firelock;]

火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火鎗”。装火药和铁砂的旧式枪。今多用于打猎。见“火枪”。

《宋史·陈规传》:“规 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火器》:“火鎗、火砲,守则得力,若战,不及弓矢便捷,此余亲在行间知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火炮火枪》:“《金史》及《续通考》, 金 哀宗 时, 蒲察官奴 以火枪破敌,以纸十六重为筒,实以柳炭、铁屑、磁末、硫磺、砒硝,以绳繫枪端,以铁鑵藏火,临阵烧之,火出枪前丈餘, 元 兵不能支,遂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薛奇》:“虎大吼,返扑,仆 奇 于地而坐之,从者料其必死,共燃火鎗击之。”
周纬 《中国兵器史稿》第三章:“南宋 时火枪火炮并用…… 明 代自制的火枪,大都以火药线引火,燃及膛内,火药爆发,而推弹外射,业已不用燃石发火。”


火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抬杆释义:一种比火枪大的土枪。
    • 2.
      子窠释义:古代装在突火枪中的火药弹。纸制,实以火药,伏以引线,借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射而出,射击敌人。开日后子弹的先声,是火器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宋史·兵志十一》:“开庆 元年,寿春府 ……又造突火枪,以鉅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絶然后子窠发出,如砲声,远闻百五十餘步。”参阅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三。
    • 3.
      法郎机释义:即火枪。
    • 4.
      短铳释义:旧式的短筒火枪。
    • 5.
      神机营释义:军队名。明 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较早使用火枪武器。清 沿 明 制,于 咸丰 十一年选八旗 满洲、蒙古、汉 军及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精锐者充之。常守卫于 紫禁城 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历代职官表·火器健锐虎枪各营·明》:“明 置 神机营,以肄习鎗礮,又置兵仗、军器二局,以分司製造,而火器之制如备。”郑观应《盛世危言·电报》:“曩奉神机营札委在 沪 采办军械及侦探中外军情时,苦于电线未通,机事不密,因购德律风四具、军线百里。”
    • 6.
      自来火释义:⒈火柴的俗称。⒉煤气灯。俗亦称煤气曰自来火。⒊火枪上的引火物。
    • 7.
      铳枪释义:土枪,火枪。 《花城》1981年第3期:“回家背上铳枪,骂骂咧咧地出村去了。”
    • 8.
      长铳释义:枪筒较长的旧式火枪。巴金 《将军集·还乡》:“他把手枪和长铳全集中起来,修理好,准备等着机会使用。”
    • 9.
      鸟铳释义:一种火枪。

火枪(huoq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火枪是什么意思 火枪读音 怎么读 火枪,拼音是huǒ qiāng,火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火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