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 [xuán míng]
1. 神名。水神。神名。冬神。旧时指阴间,九泉。指北方。指冬季。道教称肾之神。神名。北方之神。汉代郊祀歌名。歌词为:“玄冥陵阴,蛰虫盖臧……”取首二字为歌名。深远幽寂,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
玄冥 引证解释
⒈ 神名。水神。一说为雨师。见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雨师》。
引《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 玄冥、回禄。”
杜预 注:“玄冥,水神。”
汉 张衡 《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 玄冥。”
⒉ 神名。冬神。
引《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 顓頊,其神 玄冥。”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就 顓頊 而敶词兮,考 玄冥 於 空桑。”
王逸 注:“玄冥,太阴之神。”
唐 李白 《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不周 来风, 玄冥 掌雪。”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 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⒊ 神名。北方之神。
引《汉书·扬雄传上》:“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 顓頊、玄冥 之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顓頊、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玄冥 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⒋ 深远幽寂,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
引《庄子·大宗师》:“於謳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
郭象 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成玄英 疏:“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
《庄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
成玄英 疏:“玄冥,妙本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含光内观,凝神復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
魏 晋 南北朝 时或以道释佛,故亦指佛教的义理。 晋 谢敷 《安般守意经序》:“故开士行禪,非为守寂,在游心於玄冥矣。”
⒌ 旧时指阴间,九泉。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吾復入,恐不再还,与子长诀,相求于玄冥之下。”
《太平广记》卷三二〇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阮瑜之》:“父死归玄冥,何为久哭泣?”
唐 鲍溶 《苦哉远征人》诗:“李陵 死别处,杳杳玄冥乡。”
⒍ 指北方。
引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明 常岫 《渡浑河》诗:“万里 桑乾 水,玄冥生浊源。”
⒎ 指冬季。
引前蜀 韦庄 《咏梅》诗:“不随妖艷开,独媚玄冥节。”
元 马祖常 《移梅》诗:“冽冽玄冥候,众植各浮脆。”
⒏ 取首二字为歌名。
引汉 代郊祀歌名。歌词为:“玄冥陵阴,蛰虫盖臧……”
《史记·乐书》:“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
⒐ 道教称肾之神。
引《黄庭内景经·心神》:“肾神 玄冥,字 育婴。”
梁丘子 注:“肾属水,故曰玄冥。”
国语词典
玄冥 [xuán míng]
⒈ 北方之神。一说为水神。
引《续汉书志·第八·祭祀志中》:「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
《文选·扬雄·甘泉赋》:「左欃枪而右玄冥,前熛阙而后应门。」
⒉ 黑暗。
引《淮南子·俶真》:「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暗。」
玄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令释义:⒈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丁零”、“丁灵”。⒉“丁令威”的省称。唐 李赤《灵墟山》诗:“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⒊指鹤。宋 李纲《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清 吴伟业《鲞鹤》诗:“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丁令威”。
- 2.
丰年兆释义:丰年的瑞兆。俗谓瑞雪兆丰年,亦有以春雨或雾淞为丰年瑞兆的。南唐 李中《喜春雨有寄》诗:“最怜滋壠麦,不恨溼林鸎;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宋 强至《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诗:“真宰恩先漏,丰年兆逆占。”明 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玄冥已报丰年兆,对酒且开怀抱,醉听前村喜雨謡。”清 周亮工《书影》卷五:“继閲类书载 齐 谚云:‘霜淞如雾淞,贫儿备饭瓮。’亦以此为丰年兆。”亦省作“丰兆”。宋 宋祁《和枢密晏太尉<元日雪>》:“丰兆欢歌谁不尔,百官兼放五门朝。”元 戴良 等《甲辰元日对雪
- 3.
五祀释义:⒈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⒉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
- 4.
五神释义:⒈五脏之灵气。⒉指五脏。⒊指五帝。⒋五德。⒌五方之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亦称五行之神。
- 5.
五郊释义: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 赤帝 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 黄灵 于中兆,祭 黄帝 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 白帝 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 黑帝 玄冥。《后汉书·明帝纪》:“是岁(中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
- 6.
伭冥释义:玄冥。 雨师。一说水神。
- 7.
元冥释义:⒈即玄冥。水神名。⒉即玄冥。深远幽寂。亦借指太空。
- 8.
冥凌释义:《楚辞·大招》:“冥凌浹行,魂无逃只。”王逸 注:“冥,玄冥,北方之神也。凌犹驰也。”后因称北方之神为“冥凌”。按《礼记·月令》,玄冥为冬神,因亦指司冬之神。凌,也写作“陵”。
- 9.
冥职释义:古代水官。南朝 陈 徐陵《丹阳上庸路碑》:“上哉 少昊,初命水官;逖矣 高阳,爰重 冥 职。”吴兆宜 注:“《帝王世纪》:‘顓頊 高阳氏 以水事纪官。’《祭法》:‘冥 勤其官而水死。’”按,古有五行之官,水正曰 玄冥。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10.
参寥释义:⒈《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庄子·大宗师》:“玄冥 闻之 参寥,参寥 闻之 疑始。”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参,高也。高邈寥旷,不可知也。”邓溥《玄想》诗之二:“秋魂逍遥游,梦见居 兜率。参寥 闻 疑始,乃入寥天一。”⒉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宋 僧 参寥子 卜居于此,故称。宋 苏轼《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 岂念吾。”清 孙枝蔚《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参寥、六一 肯忘吾。”自注:“参寥、六一,皆泉名。”
- 11.
四叔释义:指 少皞氏 后世的四个子孙,曾分别受任为木正(句芒)、金正(蓐收)、水正(玄冥)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 有四叔,曰 重,曰 该,曰 修,曰 熙,实能金、木及水。使 重 为句芒,该 为蓐收,修 及 熙 为玄冥。”孔颖达 疏:“少皞氏 有四叔。四叔是 少皞 之子孙,非一时也,未知於 少皞 远近也。四叔出於 少皞 耳。”《后汉书·张衡传》:“人各有能,因蓺授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济。”李贤 注:“四叔分主三正,言其不兼业也。”
- 12.
四神释义:⒈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⒉指南海祝融、北海玄冥、东海勾芒、西海蓐收四神。
- 13.
四鄘释义:同“四墉”。 《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於国北,禳火于 玄冥 回禄,祈于四鄘。”杜预 注:“鄘,城也。”
- 14.
土正释义:古官名。五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杜预 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史记·龟策列传》:“甲子重光,得我者匹夫为人君,有土正,诸侯得我为帝王。”
- 15.
水官释义:⒈即水正。 传说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帝 顓頊,其神 玄冥”汉 郑玄 注:“玄冥,少皥氏 之子,曰 脩,曰 熙,为水官。”唐 韩愈《咏雪赠张籍》:“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胚胎。”⒉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后汉书·百官志五》:“﹝郡县﹞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晋书·傅玄传》:“詔曰:‘得所陈便宜,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此诚为国大本,当今急务也。’”⒊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官之一。《宋史·方技传上·苗
- 16.
水正释义:⒈古官名。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姓氏,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⒉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务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为民师而命以民事”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冬官为水正。”⒊五行学说谓水为主宰。《淮南子·天文训》:“故五月火正,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高诱 注:“水正,水王也,故阴胜也。”
- 17.
水神释义:⒈谓水。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的成分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并为万物之准,故称。《管子·水地》:“水者万物之準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於天地而藏於万物。产於金石,集於诸生,故曰水神。”尹知章 注:“莫不有水焉,不知其所,故谓之神也。”⒉水域之神;司水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汉书·王尊传》:“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左传·昭公十八年》“玄冥”晋 杜预 注:“玄冥,水神。”
- 18.
水衡释义:⒈古官名。 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废。掌皇家 上林苑,兼管税收、铸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⒉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宋 苏轼《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明 吴本泰《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清 魏源《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
- 19.
汾神释义:汾川 之神。 即 臺骀。《左传·昭公元年》:“昔 金天氏 有裔子曰 昧,为玄冥师,生 允格、臺駘。臺駘 能业其官,宣 汾 洮,障大泽,以处 大原。帝用嘉之,封诸 汾 川 ……则 臺駘,汾 神也。”杜预 注:“有水旱之灾,则禜祭山川之神,若 臺駘 者。”
- 20.
玄冥释义:⒈神名。水神。《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 玄冥、回禄。”杜预 注:“玄冥,水神。”汉 张衡《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 玄冥。”一说为雨师。见 汉 应劭《风俗通·祀典·雨师》。⒉神名。冬神。《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 顓頊,其神 玄冥。”《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就 顓頊 而敶词兮,考 玄冥 於 空桑。”王逸 注:“玄冥,太阴之神。”唐 李白《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不周 来风,玄冥 掌雪。”元 张可久《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 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