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价 [èr jià]
1. 亦作“二贾”。不同的价格。讨价与还价。
二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二贾”。
⒉ 不同的价格。
引《汉书·王莽传上》:“市无二贾,官无狱讼。”
颜师古 注:“贾,音价。”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
⒊ 讨价与还价。
引汉 王充 《论衡·是应》:“买物安肯不求贱?卖物安肯不求贵?有求贵贱之心,必有二价之语。”
《南史·文学传·崔慰祖》:“慰祖 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寧有减不?’答曰:‘诚异 韩伯休,何容二价?’”
二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价释义:犹言不二价。
- 2.
一言堂释义:⒈旧时商店挂的匾额,上写“一言堂”三个字,表示不二价。 ⒉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 3.
不二价释义:定价划一,卖给谁都是一样的价钱:童叟无欺,言不二价。
- 4.
二价释义:⒈亦作“二贾”。 不同的价格。《汉书·王莽传上》:“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颜师古 注:“贾,音价。”《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⒉讨价与还价。汉 王充《论衡·是应》:“买物安肯不求贱?卖物安肯不求贵?有求贵贱之心,必有二价之语。”《南史·文学传·崔慰祖》:“慰祖 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寧有减不?’答曰:‘诚异 韩伯休,何容二价?’”
- 5.
二贾释义:⒈指行商、坐贾。⒉见“二价”。
- 6.
估税释义:古代的一种市场税。《晋书·甘卓传》:“卓 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於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 7.
划一不二释义:⒈不二价;照定价不折不扣。⒉(做事)一律;刻板:写文章,可长可短,没有划一不二的公式。
- 8.
壶公释义: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昔 费长房 为市吏,见 王壶公 悬壶於市,长房 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唐 王悬河《三洞珠囊》:“壶公 谢元,歷阳 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云笈七籤》卷二八引《云台治中录》:“施存,鲁 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明 高启《鹤瓢》诗:“壶公 本解飞腾术,丁令 寧为濩落材!”清 杨守知《咂嘛酒歌》:“刘伶 大笑 阮籍 哭,直欲跃入 壶公
- 9.
守价释义:谓卖货者坚持原价不改变。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康》:“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伯休,韩康 字。
- 10.
市不二价释义: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 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 11.
市无二价释义: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 12.
市贾不二释义:买卖不二价。比喻不作假不欺骗人。
- 13.
康伯释义:⒈指 后汉 隐士 韩康。 康 字 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 长安市,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长安市 妇孺皆知,后遁入 霸陵山 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唐 李贺《感讽》诗之四:“君平 久不反,康伯 遁国路。”⒉豆豉的一种。《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极燥,以麻油蒸讫,復暴三过,擣椒屑合之,中国谓之康伯。”
- 14.
无二价释义:⒈亦作“无二贾”。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汉 王充《论衡·是应》:“男女异路,市无二价。”《汉书·王莽传上》:“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贾不贰”汉 赵岐 注:“无二贾者也。”⒉犹言声誉依然。唐 高适《赠别褚山人》诗:“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洛阳 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 15.
无二贾释义:见“无二价”。
- 16.
羰基释义:由碳和氧两种原子组成的二价原子团()。
- 17.
言不二价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 18.
重氮基释义:两个氮原子相互连接组成的二价原子团。
- 19.
韩康释义:汉 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 伯休,京兆 霸陵 人也。 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康 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遯入 霸陵山 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事亦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后遂以“韩康”借指隐逸高士。亦泛指采药、卖药者。南朝 陈 徐陵《长安道》诗:“韩康 卖良药,董偃 鬻明珠。”唐 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韩康 虽復在人间,王霸 终思隐巖竇。”唐 白
二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价释义:犹言不二价。
- 2.
一言堂释义:⒈旧时商店挂的匾额,上写“一言堂”三个字,表示不二价。 ⒉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 3.
不二价释义:定价划一,卖给谁都是一样的价钱:童叟无欺,言不二价。
- 4.
二价释义:⒈亦作“二贾”。 不同的价格。《汉书·王莽传上》:“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颜师古 注:“贾,音价。”《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⒉讨价与还价。汉 王充《论衡·是应》:“买物安肯不求贱?卖物安肯不求贵?有求贵贱之心,必有二价之语。”《南史·文学传·崔慰祖》:“慰祖 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寧有减不?’答曰:‘诚异 韩伯休,何容二价?’”
- 5.
二贾释义:⒈指行商、坐贾。⒉见“二价”。
- 6.
估税释义:古代的一种市场税。《晋书·甘卓传》:“卓 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於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 7.
划一不二释义:⒈不二价;照定价不折不扣。⒉(做事)一律;刻板:写文章,可长可短,没有划一不二的公式。
- 8.
壶公释义: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昔 费长房 为市吏,见 王壶公 悬壶於市,长房 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唐 王悬河《三洞珠囊》:“壶公 谢元,歷阳 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云笈七籤》卷二八引《云台治中录》:“施存,鲁 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明 高启《鹤瓢》诗:“壶公 本解飞腾术,丁令 寧为濩落材!”清 杨守知《咂嘛酒歌》:“刘伶 大笑 阮籍 哭,直欲跃入 壶公
- 9.
守价释义:谓卖货者坚持原价不改变。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康》:“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伯休,韩康 字。
- 10.
市不二价释义: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 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 11.
市无二价释义: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 12.
市贾不二释义:买卖不二价。比喻不作假不欺骗人。
- 13.
康伯释义:⒈指 后汉 隐士 韩康。 康 字 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 长安市,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长安市 妇孺皆知,后遁入 霸陵山 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唐 李贺《感讽》诗之四:“君平 久不反,康伯 遁国路。”⒉豆豉的一种。《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极燥,以麻油蒸讫,復暴三过,擣椒屑合之,中国谓之康伯。”
- 14.
无二价释义:⒈亦作“无二贾”。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汉 王充《论衡·是应》:“男女异路,市无二价。”《汉书·王莽传上》:“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贾不贰”汉 赵岐 注:“无二贾者也。”⒉犹言声誉依然。唐 高适《赠别褚山人》诗:“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洛阳 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 15.
无二贾释义:见“无二价”。
- 16.
羰基释义:由碳和氧两种原子组成的二价原子团()。
- 17.
言不二价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 18.
重氮基释义:两个氮原子相互连接组成的二价原子团。
- 19.
韩康释义:汉 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 伯休,京兆 霸陵 人也。 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康 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遯入 霸陵山 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事亦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后遂以“韩康”借指隐逸高士。亦泛指采药、卖药者。南朝 陈 徐陵《长安道》诗:“韩康 卖良药,董偃 鬻明珠。”唐 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韩康 虽復在人间,王霸 终思隐巖竇。”唐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