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扫平 扫平的意思
sǎopíng

扫平

简体扫平
繁体掃平
拼音sǎo píng
注音ㄙㄠˇ ㄆ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ǎo sào,(1)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基本含义

彻底消灭、完全平定

扫平的意思

扫平 [sǎo píng]

1. 扫荡平定。

扫平叛乱。

[put down;]

扫平 引证解释

⒈ 平定。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操 曰:‘吾所虑者, 刘备、孙权 耳;餘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 江 南。’”


国语词典

扫平 [sǎo píng]

⒈ 讨伐平定。

《三国演义·第四〇回》:「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


扫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规释义:⒈谓取法相同。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 注:“规,法也。”⒉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⒊谓并驾,匹敌。规,通“轨”。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申 甫 之在隆 周,子房 之处盛 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 2.
      复正释义:恢复正规;恢复正统。《穀梁传·昭公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贵復正也。”范宁 注:“鲁,次国,旧二军,襄 十一年立三军,今毁之,故曰復正。”《天地会诗歌·单人匹马走天庭》:“单人匹马走天庭,恨杀蛮夷灭了 清;但得 大明 再復正,要把胡人一扫平。”
    • 3.
      戚继光释义:(1528—1588)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1555年率领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转战于闽、浙、粤等地,抗击倭寇。在沿海人民的有力支持下,经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基本上扫平了倭寇之患。1567年调北方镇守蓟州。他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
    • 4.
      扫平释义:扫荡平定:扫平匪患。
    • 5.
      歼荡释义:消灭扫平。
    • 6.
      翦平释义:削平;扫平。
扫平是什么意思 扫平读音 怎么读 扫平,拼音是sǎo píng,扫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扫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