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格 文格的意思
wén

文格

简体文格
繁体
拼音wén gé
注音ㄨㄣˊ ㄍ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gé gē,(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组词】: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组词】: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组词】: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组词】:格格不入。(5) 击,打。【组词】:格斗。格杀。(6) 推究。【组词】: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组词】:格于上下。(9) 感通。【组词】: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组词】: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基本含义

文格指文学作品的格调高雅、文采出众,通常用来形容文章或作品的风格优美。

文格的意思

文格 [wén gé]

1. 文章的风格、格调。

文格 引证解释

⒈ 文章的风格、格调。

唐 于頔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诗:“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至 韩吏部、柳柳州 大变文格,学者翕然慕从。”
清 钮琇 《觚賸·曹全碑》:“汉 《曹全碑》……无书撰人姓名,俗谓 蔡中郎 者,以其文格似 汉,又为八分体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迁 固 雅材,有其病矣。厚味腊毒,物极必反,遂於文格最为佣下。”


国语词典

文格 [wén gé]

⒈ 文章的风格。

唐·干頔〈郡斋卧疾赠昼上人〉诗:「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⒉ 公文用纸。


文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偃榘释义:贴合矩度。章炳麟 《文例杂论》:“余每读 顾先生 《救文格论》,叹其绳约骫骳,偃榘削墨,后之治文笔者得是为同律,其远乎鄙倍矣。”
    • 2.
      公便释义:谓便于公事,是旧时上行公文的一种行文格式,结束语多为“实为公便”。
    • 3.
      大场释义:⒈明 清 时称乡试试场;亦指乡试。清 顾炎武《日知录·试文格式》:“后来学政,苟且成风,士子试卷,省却《四书》各经字,竟从题目写起,依大场之式,概以下二格为题。”《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所以小弟未曾侥倖之先,只一心去揣摩大场,学道那里,时常考个三等也罢了。”⒉犹大局,大体。赵树理《三里湾》七:“菊英 是个青年团员,作事顾大场。”⒊指大的打谷场。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用收割过玉米的十几亩地,做了三个大场。”
    • 4.
      格式释义:一定的规格式样:公文格式。书信格式。
    • 5.
      清如冰壶释义:冰壶:盛冰的玉壶,喻指清白洁净。比喻为人高洁,不同凡俗。也比喻诗文格调清新。
    • 6.
      险俗释义:谓诗文格调怨急,雕饰华丽。

文格(weng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格是什么意思 文格读音 怎么读 文格,拼音是wén gé,文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