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 [lóng gǔ]
1. 中药名。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
英[ dragon’s bone; ]
2. 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
英[ keel; ]
龙骨 引证解释
⒈ 龙的骨骼。实际是古代某些动物的化石。中药上用做强壮剂。
引《史记·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 龙首渠。”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云逐鱼鳞起,渠从龙骨开。”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汉惠帝 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皆自火,燃至根,其地悉皆燋黄,后其雨迅过,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
⒉ 喻瘦劲的枝干。
引唐 先汪 《题安乐山》诗:“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宋 王禹偁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脛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⒊ 枣的别名。枣树瘦劲,故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枣曰羊角、鸡心、龙骨。
引《地名志》:‘ 河中府 贡龙骨枣。’”
按,《新唐书·地理志三》:“土贡:龙骨枣,凤栖梨。”
⒋ 见“龙骨车”。
⒌ 船只、飞机、建筑物等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説这样子不对,照他的龙骨,恐怕走不动;照他的舵,怕转不过头来。”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那些造船工匠在太阳下安置一只小船的龙骨。”
⒍ 喻指主干,主心骨。
引《花城》1981年第4期:“那些群众的带头人,祖国的擎天柱,民族精华,党的‘龙骨’!”
⒎ 石砌的堤岸。
引唐 李贺 《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遶隄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王琦 汇解:“龙骨,似指沟边砌石。”
⒏ 禽类的胸骨。也称龙骨突起。
⒐ 腕骨的俗称。旧称高骨、锐骨或踝骨。
引《医宗金鉴·四肢部·腕骨》:“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外侧之骨名高骨,一名鋭骨,亦名踝骨,俗名龙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曰腕。”
⒑ 指骏马。
引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六七:“自从拣为真龙骨,别置东头小马房。”
元 萨都剌 《题画马图》诗:“汉水 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
国语词典
龙骨 [lóng gǔ]
⒈ 龙的骨头。
引《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
⒉ 一种中药。为古代动物骨骼的化石。有镇静、收敛的功效。
⒊ 贯通船底前后的中央强力纵梁或构材。船只的水下脊骨、肋骨及船壳板均连接于此。
龙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京猿人释义:也叫北京人、中国猿人。距今约二十万至七十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1927年首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发现,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洞穴里还发现大量打制的石器、用火烧过而留下的灰烬和动植物化石等。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科学根据。
- 2.
古人释义:⒈也叫早期智人。介于猿人和 新人之间的人类,为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生活于距今约二十余万年至约四万年前。中国古人化石有大 荔人、丁村人、马坝人、龙骨山人等。⒉泛指古代的人。
- 3.
吊顶释义:在房间顶部先用木条等做成龙骨,再在上面吊一层木板或石膏板等,或钉上苇箔抹一层灰,叫吊顶。
- 4.
周口店遗址释义:中国 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口店 的 龙骨山,在 北京市 西南约48公里,1927年开始发掘,是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曾陆续发现许多人类化石、石器和古生物化石,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 中国 原始社会史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解放后在该处建立展览室。
- 5.
墩木释义:放置在干船坞中以支撑船只的木头矩形棱柱(如放在船的龙骨下面或在舱底船只龙骨与转角中间的加肋部件下面)
- 6.
山顶洞人释义: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的人类化石。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他们的体质特征已和现代人很接近。在洞里还发现骨器、石器、磨制的骨针和穿孔石珠、兽牙等装饰品及许多动物化石,证明他们已能缝皮为衣,并已有了原始的艺术。
- 7.
帆船释义:⒈依靠作用在帆 具上的风力来推进的船。⒉水上运动项目之一。利用风帆力量推动船在规定距离内比赛航速。分稳向板 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帆船的型号有暴风雨型、芬兰人型、470型、飞行荷兰人型、托纳多型、索林型等。比赛在规定距离的水域内进行,每种船型进行七轮,取其中六轮最好成绩之和作为每条船的总分,总 分少者成绩列前。
- 8.
帆船运动释义:利用风帆力量驾驭小而轻的单桅船在规定距离内比赛航速的一项水上运动。帆船分稳向板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比赛共进行七场,选其中六场最好成绩计算每条帆船的总分,得分少者为优胜。
- 9.
水轮释义:⒈以水流为动力的旧式机械装置,用以带动石磨、风箱等。⒉指排灌用的龙骨车。
- 10.
满舵释义:船舵在其可移范围内与龙骨线所成的最大夹角。
- 11.
石苇释义:又称石樜、石皮、金星草等,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高13石苇30厘米。
- 12.
翼手目释义:通称“蝙蝠”。 哺乳纲的一目。能飞的哺乳动物。前肢变为翼,故名。指间、前肢与后肢间、后肢间有翼膜,胸肌发达,龙骨突起。分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主要在夜间活动,大多依靠回声定位判定外界物体及自身的位置。齿细小而尖锐,一般以昆虫为食,也有吃果实、花蜜或花粉以及食鱼、吸血的。
- 13.
荣筋汤释义:名称:荣筋汤 别名:荣筋汤 组成:人参7分,白茯苓7分,当归7分,甘草4分,官桂4分,黑附子5分,厚朴5分,龙骨8分,黄耆1钱,麦门冬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饴糖少许,生姜3片。
- 14.
药店飞龙释义:飞龙:指中药龙骨。 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15.
药店龙释义:药店中的龙骨。 喻身体消瘦。语本《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五》:“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 李商隐《垂柳》诗:“旧作 琴臺 凤,今为药店龙。”
- 16.
蚕市释义:亦作“蚕市”。 蜀 地旧俗,每年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买卖蚕具兼及花木、果品、药材杂物,并供人游乐。唐 司空图《漫题》诗之二:“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前蜀 韦庄《怨王孙》词:“锦里 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宋 邵雍《依韵寄成都李希淳屯田》诗:“花时难得会,蚕市易成欢。”宋 陆游《开岁》诗:“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 蟆津 事亦非。”清 褚人穫《坚瓠续集·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蚕市》、宋 黄休复《茅亭客话·鬻龙骨》。
- 17.
轻钢龙骨释义:轻钢龙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轻钢龙骨广泛用于宾馆、候机楼、车运站、车站、游乐场、商场、工厂、办公楼、旧建筑改造、室内装修设置、顶棚等场所。
- 18.
骂爹骂娘释义:用粗俗的话骂人。 巴人《莽秀才造反记》第十四章:“这时候,这伟大人物就把 胡二爷 当作气袋,脚踢拳打,骂爹骂娘,一直骂到他祖宗十八代。”贾平凹《妊娠》第三章:“堰长气得骂爹骂娘,后来就骂这领头挖龙骨的青年。”
- 19.
鼻衄丹释义:编号:4618 名称:鼻衄丹 组成:龙骨1钱,蒲黄1钱,茅针花5分,梅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