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 [yún qī]
1. 见“云栖”。
云栖 引证解释
⒈ 见“云栖”。亦作“云栖”。
⒉ 指隐居。
引《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寧朔将军 丘珍孙 与 僧达 书曰:‘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令守 崧山 玉女峰,云栖穷林今五纪。”
宋 陆游 《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
⒊ 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 明 僧 袾宏,号 云栖大师,曾结庵于此。
引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之八:“云栖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云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怼释义:不怨恨。 《国语·周语上》:“事君者险而不懟,怨而不怒。”汉 王褒《洞箫赋》:“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陈云栖》:“见有少女在堂,年可十八九,姿容曼妙,目所未睹。夫人每思得一佳妇,俾子不懟,心动,因詰生平。”
- 2.
云栖释义:⒈见“云栖”。 ⒉亦作“云栖”。指隐居。《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寧朔将军 丘珍孙 与 僧达 书曰:‘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唐 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令守 崧山 玉女峰,云栖穷林今五纪。”宋 陆游《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⒊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明 僧 袾宏,号 云栖大师,曾结庵于此。清 赵翼《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之八:“云栖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 3.
伫锡释义: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明 陈子龙《游云栖寺作》诗:“昔圣开宝地,佇锡此何年。”参见“住锡”。
- 4.
巾车释义:⒈以帷幕装饰车子。因指整车出行。《孔丛子·记问》:“文 武 既坠,吾将焉归……巾车命驾,将适 唐 都。”《南史·文学传·孔广》:“绪 数巾车诣之。”清 金人瑞《戊子春积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书此为乐也》诗:“城中泥雨盛冠盖,野外日高未巾车。”⒉指有帷幕的车子。晋 陶潜《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宋 苏轼《和寄天选长官》诗:“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嶠?”清 赵翼《入云栖十余里修篁夹路》诗:“我乘巾车行,苦障帷数幅。”⒊古代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
- 5.
房帏释义:亦作“房闈”。寝室;闺房。亦借指夫妻间的情爱。《明史·申佳胤传》:“死於疾,死於利,死於刑戮,於房幃,於鬭战,均死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公主·驸马再选》:“公主嫠居数年而殁,竟不识人间房幃事。”《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夫人割房闈之爱,以成公子之名,贤德千古罕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陈云栖》:“妾所以乐得良人者,非不能甘岑寂也……挂名君籍,当为君奉事老母,作内纪纲。若房闈之乐,请与别人探讨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夫房幃秘地,男女幽期,曖昧难明,嫌疑易起。”
- 6.
抗高释义:高尚。《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 7.
木食释义:以山中野树果实充饥。形容隐逸之士远离世事。《山海经·西山经》“名曰櫰木,食之多力”晋 郭璞 注:“《尸子》曰:‘木食之人,多为仁者。’”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然时移俗异,世务不拘,故木食山栖,外物遗累者,古之清高,今之逋逃也。”《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三:“梅圣俞 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元 迺贤《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诗》:“脱声窜匿来 孟溪,木食涧饮幽巖栖。”
- 8.
灭景释义:隐蔽形影。谓隐居。景,同“影”。晋 陆云《荣启期赞》:“常被裘带索,行吟於路,曰:‘吾著裘者何求,带索者何索?’遂放志一邱,灭景林藪。”《南史·隐逸传上·褚伯玉》:“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 9.
皇竹释义:大竹名。《西湖志·物产》:“五云山 云栖寺 夹道多竹,寺内有大竹一竿。国朝 康熙 四十六年,圣祖仁皇帝 南巡幸寺,赐名曰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