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1) 用,拿,把,将。【组词】: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组词】: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 因为。【组词】: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 在,于(指时日)。【例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组词】: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组词】:梦寐以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组词】:以前。以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组词】:可以。得以。(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以急乎?(11) 及,连及。【组词】:富以其邻。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jiàn,(1) 镜子。(2) 照。【组词】:光可鉴人。(3) 观察,审察。【组词】:鉴别。鉴定。鉴赏。鉴于(看到,觉察到)。台鉴(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鉴往知来。(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组词】:借鉴。鉴戒。前车之鉴。
1.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后以“以人为鉴”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⒈ 参见“以人为镜”。参见“以人为镜”。
引《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
於,以;监,通“鑑”,镜。 《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鑑於人,无鑑於水。”
韦昭 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鑑,当于民鑑。”
后以“以人为鑑”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鑑,可正衣冠;以古为鑑,可知兴替;以人为鑑,可明得失。”
⒈ 比喻根据他人的反应来检讨自己的缺失。
引《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1.为人处事要学会以人为鉴,才可以减少错误。
2.交友过程中要以人为鉴,自我检省。
3.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4.他做事一向以人为鉴,所以很少犯错。
5.我们要以人为鉴,使自己增长见识,少犯错误。
6.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7.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8.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9.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10.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11.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