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巡捕 巡捕的意思
xún

巡捕

简体巡捕
繁体
拼音xún bǔ
注音ㄒㄨㄣˊ ㄅ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n,(1)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例句】: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2)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例句】: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bǔ, ◎ 捉,逮。【组词】:捕捉。捕获。捕杀。巡捕。缉捕。捕风捉影。

基本含义

巡捕是指古代官员巡视街道、抓捕犯罪分子的工作。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指责别人对自己进行打击、迫害或监视的行为。

巡捕的意思

巡捕 [xún bǔ]

1. 旧时租界中的警察。

[police or policeman(in former foreign concessions);]

巡捕 引证解释

⒈ 巡逻搜捕。

《新唐书·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絶,巡捕之卒,遍于州县。”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楔子:“众小校听咱分付,今夜个该谁巡捕?黑地里悄语低言,不要您头藏尾露。遇官军须当杀退,若经商便将拏住。”
《水浒传》第十三回:“今唤你等两个……一个出西门,一个出东门,分投巡捕。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请,不可扰动乡民。”

⒉ 宋 代试院中设巡捕,职掌巡查弹压,肃清场纪。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三:“自知举至弥封、誊録、巡捕共一歷,人皆见之,不容有私,人甚便之。是后遵以为法。”

⒊ 清 初京师有巡捕三营, 乾隆 间增至五营,掌京师巡防治安事宜。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京师巡捕三营,马兵月给银二两,步兵一两,皆月米五斗。”
《清史稿·兵志二》:“京师巡捕五营,设步军统领一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遥观巡捕卒,都是棒和鎗。”

⒋ 清 代各省督抚等衙门有巡捕官,是督抚或将军的随从官,分文职武职,各司传宣与护卫。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姚毕二公胆识》:“藩臬出,令传巡捕进,谓曰:‘汝以我名柬请 张回子 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位 钟雷溪 得了此信,便天天去结交督署的巡捕、戈什哈,求一箇消息灵通。”

⒌ 旧时租界里的警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后来巡捕房招巡捕,他便去投充巡捕,果然选上了。”
田汉 《梅雨》:“越是大强盗,就越有巡捕哪包探哪去保护他!”


国语词典

巡捕 [xún bǔ]

⒈ 巡查搜捕。

元·李致远《还牢末·楔子》:「谁想拳头上没眼,把他打死了,被巡捕官军将我拿住。」

⒉ 职官名:(1)​清代维持京师治安的官。(2)​清代将军、总督、巡抚的僚属。分文武 两类,文巡捕掌传宣,武巡捕掌护卫。

警察 警员

⒊ 清末租界中外国人雇用的警察。


巡捕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警察释义:⒈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人员。 包括户籍警察、司法警察、交通警察等。⒉见〖武装警察〗。
    • 2.
      警员释义:警衔,低于警司。

巡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2.
      亭户释义:古代盐户之一种。 唐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 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 代 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 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新唐书·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絶,巡捕之卒,遍于州县。”《宋史·食货志下四》:“然自 皇祐 以来,屡下詔书輒及之,命给亭户官本,皆以实钱;其售额外盐者,给粟帛必良;亭户逋岁课久不能输者,悉蠲之。”宋 叶适《宋武翼郎邵君墓志铭》:“煎盐实尅亭户钱,以应诸费。”参见参见
    • 3.
      包探释义:旧时巡捕房中的侦缉人员。
    • 4.
      回风释义:⒈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清 钱谦益《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⒉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⒊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唐 杜甫《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清 曹寅《惠山纳
    • 5.
      大馆释义:⒈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 《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⒉指高大的馆舍。唐 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⒊近代旅居 香港 的 广东 人对巡捕房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想了半天还不见来,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原注:“旅 香港 粤 人,称巡捕房为大馆。”
    • 6.
      巡尉释义:官名。 负责巡捕盗贼的县尉。
    • 7.
      巡捕房释义:旧时帝国主义者在上海等商埠的租界里为压制中国人民而设立的巡捕办事机关,相当于旧中国的警察局。也叫捕房。
    • 8.
      巡盐释义:⒈巡查盐务。 《金史·食货志四》:“各路巡盐弓手不得自专巡捕,庶革诬罔之弊。”《元典章·户部八·盐课》:“今差巡盐官賷擎圣旨,前去开读。”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检》:“僕巡盐两 浙,曾试此生,拔为案首。”⒉御史职名之一。负责巡查盐务。《明史·职官志四》:“景泰 三年罢 长芦、两淮 巡盐御史,命抚、按官兼理。”《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蔡状元 见朝,又点了 两淮 巡盐。”
    • 9.
      徼捕释义:巡捕。
    • 10.
      截拿释义:截拦捉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巡捕房问了备细,便发了一个电报到 香港 去,叫截拿他两个人。”
    • 11.
      把总释义:⒈总管。⒉明清各地总兵属下以及明驻守京师三大营﹑清京师巡捕五营皆设把总,为低级武官。清代四川﹑云南等省土司也设有土把总。
    • 12.
      捕头释义:巡捕的头目。
    • 13.
      捕房释义:巡捕房。
    • 14.
      探捕释义:旧时租界巡捕房中任侦缉的巡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四五名探捕,一拥上楼,入到房间,见人便捉。”
    • 15.
      提究释义:提讯查究。 《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有容令跪道投书禀见者,巡捕员役重究,该巡捕官不许代替,如违提究。”《“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中 西官得供,判 李 交一百元大洋,并保限半年内不再犯事,违则提究不贷。”
    • 16.
      斗格释义:亦作“鬭格”。格斗;搏斗。宋 苏舜钦《无锡惠山寺》诗:“二边羌胡日鬭格,释子晏坐殊不知。”《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七年》:“所至劫人穀帛,掠人妇女,与巡捕吏卒鬭格。”清 顾炎武《山海关》诗:“自此来域中,土崩无鬭格。”
    • 17.
      末秩释义:⒈低级官职。唐 张籍《祭退之》诗:“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其中 敬姜、辛宪英、罗兰、苏菲亚 之流何啻亿万,而未尝充一末秩。”⒉指低级官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制臺﹞一面对巡捕説:‘请 焦大老爷。’向来传见末秩没有这种声口的,那巡捕也很以为奇。”
    • 18.
      红头巡捕释义:指旧 上海 租界巡捕房的 印度 籍巡捕。《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 小云 ﹞正要发喊,那鬼倒走到亮里来,方看清是红头巡捕。”郭沫若《阳春别》:“教授好像比青年还要悲愤的样子,他指着楼口上站着的一位红头巡捕又接着说道。”
    • 19.
      红头阿三释义:指旧 上海 租界中 印度 籍巡捕。 含贬义。鲁迅《伪自由书·王化》:“事后,还要挑选 瑶 民代表到外埠来观光,叫他们看看上国的文化,例如马路上,红头阿三的威武之类。”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十八:“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 印度 的悲哀与 中国 的羞辱。”参见“红头巡捕”。
    • 20.
      绣斧释义:汉武帝 天汉 二年遣直指使者 暴胜之 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见《汉书·武帝纪》。后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宋 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诗之一:“绣斧光华谁不羡,一贤去国欠人留。”明 章懋《与邓侍御书》:“邇闻绣斧南巡,而宿蠹潜奸,一时洗尽。”清 方文《寄张恢生明府》诗:“早晚登车持绣斧,好将封事报明君。”参见“绣衣直指”。

巡捕(xun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巡捕是什么意思 巡捕读音 怎么读 巡捕,拼音是xún bǔ,巡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巡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