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特出 特出的意思
chū

特出

简体特出
繁体
拼音tè chū
注音ㄊㄜˋ ㄔ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è,(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组词】: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2) 单,单一。【例句】: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3) 只,但。【组词】: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例句】:“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基本含义

指突出、出众,与众不同。

特出的意思

特出 [tè chū]

1. 格外突出;特别出众。

特出的成绩。
特出的作用。
足下之材,可谓特出。——宋·曾巩《回傅权书》

[outstanding; prominent; extraordinary;]

特出 引证解释

⒈ 格外突出;特别出众。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邈希世而特出,羌瓌譎而鸿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品物羣生,希奇特出。”
宋 曾巩 《回傅权书》:“足下之材,可谓特出。”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六节:“林则徐 抵抗侵略者最特出的方法,尤在于始终相信‘民心可用’。”


国语词典

特出 [tè chū]

⒈ 独特突出,与众不同。

如:「特出之才」。

彪炳 杰出

平常


特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优秀释义:(品行、学问、成绩等)非常好:优秀作品。成绩优秀。
    • 2.
      出色释义:特别好;超出一般:表现出色。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3.
      卓绝释义: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英勇卓绝。 坚苦卓绝。
    • 4.
      卓越释义: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卓越的成就。 卓越的贡献。卓越的科学家。
    • 5.
      喧赫释义:⒈形容声势或权势盛大。 曹禺《原野》序幕:“有时巨龙似的列车,喧赫地叫嚣了一阵……风掣电驰过来。”⒉犹显赫。諠,通“咺”。《后汉书·酷吏传论》:“风行霜烈,威誉諠赫。”《资治通鉴·汉灵帝建宁三年》:“初,中常侍 张让 有监奴,典任家事,威形諠赫。”
    • 6.
      彪炳释义:文采焕发;照耀:彪炳青史。彪炳千古。
    • 7.
      杰出释义:(才能、成就)出众:杰出人物。
    • 8.
      突出释义:⒈冲出:突出重围。⒉鼓出来:悬崖突出。突出的颧骨。⒊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成绩突出。⒋使超过一般:突出重点。突出个人。

特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平常释义:⒈普通;不特别:话虽平常,意义却很深刻。 ⒉平时:他虽然身体不好,但平常很少请假。
    • 2.
      普通释义:平常的;一般的:普通人。 普通劳动者。这种款式很普通。

特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过如此释义:只是这样,谓并不怎么特出。
    • 2.
      书板释义:亦作“书版”。 以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宋 苏轼《乞赐州学书板状》:“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以市易书板赐与州学。”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杭州 严曙声 烺 赠云:‘但见 三吴 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河南 久被兵火,未知书版不散失否?”
    • 3.
      二祧释义:指古代帝王七庙中两位功德特出而保留不迁的远祖庙。
    • 4.
      佣中佼佼释义:指在平凡之人中才能较为特出。
    • 5.
      倜然释义:⒈超然或特出的样子。⒉疏远的样子。
    • 6.
      偏人释义:⒈才行特出的人。⒉见闻孤陋的人。
    • 7.
      偏奇释义:谓特出而异于流俗。
    • 8.
      化裁释义:谓随事物变化而相裁节。 后多指教化裁节。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孔颖达 疏:“化而裁之谓之变者,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一首》:“太上正位,天临海镜。制以化裁,树之形性。”《晋书·华谭传》:“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岂 蜀 人敦朴,易可化裁;吴 人轻鋭,难安易动乎?”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圣哲特出,知畛域之必有合也,於所以交易习俗化裁情性者,开物正名,而成百务。”
    • 9.
      卓出释义:特出;杰出。
    • 10.
      卓尔不群释义:超乎寻常,与众不同。《汉书·景十三王传》:“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人不一样。
    • 11.
      卓荦不凡释义:卓荦:特出。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12.
      卓荦不群释义:卓荦:特出;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13.
      后师释义:⒈后面的军队。⒉太平天囯时对杨秀清的宗教性加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牵带弟妺归真道,后师特出永垂名。”
    • 14.
      大韵释义:⒈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谓诗一联中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如五言诗以“声”、“鸣”为韵,上九字便不能用“惊”、“倾”、“平”、“荣”等字,否则就犯了大韵。⒉特出的气度、情趣。
    • 15.
      头角峥嵘释义: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 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 16.
      奇俊释义:⒈亦作“奇儁”。 亦作“奇雋”。杰出的人物。⒉才智特出。⒊谓文词新奇俊美。
    • 17.
      奇矫释义:奇特出众;奇特雄健。
    • 18.
      孑孑释义:⒈特出、独立貌。《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朱熹 集传:“孑孑,特出之貌。”陈奂 传疏:“孑孑,犹桀桀,特立之意。”唐 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孑孑三旐,连舳归飞,遥遥 百越,经途瞻叹。”宋 司马光《送茹屯田孝标知无为军》诗:“叠鼓鸣鐃迎候新,军牙孑孑倚 淮 津。”⒉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今 绪 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絶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胡三省 注:“孑孑,特立之貌。”宋 沉辽《宋太子中舍张传师
    • 19.
      孑杰释义:卓立,特出。
    • 20.
      孤标释义:⒈指山、树等特出的顶端。⒉形容人品行高洁。

特出(te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特出是什么意思 特出读音 怎么读 特出,拼音是tè chū,特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特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