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拔 [jiù bá]
1. 拯救;解救。
救拔 引证解释
⒈ 拯救;解救。
引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追荐亡灵,救拔先考。”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我打算干点儿新的工作,我想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从绝境救拔出来。”
国语词典
救拔 [jiù bá]
⒈ 拯救他人免于危难。
引《抱朴子·外篇·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西游记·第三〇回》:「那国王却传旨,教光禄寺大排筵宴,谢驸马救拔之恩。」
救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功果释义:⒈犹功德。 指念佛,诵经,斋醮等。宋 洪迈《夷坚乙志·张文规》:“十二娘 至今未得生天,愿营功果救拔我。”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秀才稳便,老僧且回禪堂,作些功果去也。”明 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你休啼哭,小人如今回去,教俺相公多多做些功果,追荐他便了。”⒉功效和结果。郭沫若《文艺论集·古书今译的问题》:“这本书的功果如何,我现在不愿自颂。但我相信青年朋友读我的译诗必比读《国风》原诗容易领略。”
- 2.
搆合释义:交结;勾结。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勤苦积久,犹见嫌拒,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宋 苏轼《乞禁商旅过外国状》:“徐戩 不合专擅为 高丽国 雕造经板二千九百餘片,公然载往彼国,却受酬答银三千两,公私并不知觉,因此搆合密熟,遂专擅受载彼国僧 寿介 前来。”
- 3.
施食释义:⒈施舍食物。唐 于鹄《温泉僧房》诗:“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山村无施食,盥洗亦安禪。”唐 白居易《观游鱼》诗:“绕池閒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鉤。”⒉佛教仪式。阿难 在静室中修习禅定,焰口 鬼王告 阿难 说:“你三日以后命尽,生在饿鬼中,如要免苦,须於明日普施鬼神,以 摩竭陀国 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阿难 问佛,佛为其说此施食的方法。见《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教阿难陀缘由》。后遂用为转障消灾延年益寿而向饿鬼施食的一种仪式。俗名放焰口,又称瑜伽焰
- 4.
虚诬释义:⒈犹虚诞,虚妄。《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唐 孔颖达 疏:“盖贱其虚诬,鄙其妖妄,故无所取之也。”《旧唐书·皇甫鎛传》:“事皆罔蔽,言悉虚诬,远近咸知,朝野同怨。”清 李渔《奈何天·分扰》:“第四着:愁反间,逆料虚诬。”章炳麟《东夷》诗之六:“一朝时世异,谱牒皆虚诬。”⒉捏造事实加以毁谤或陷害。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恶直之人,憎於非党……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吾闻 晋 之 宣、景、文、武 四帝,居亲丧皆毁瘠踰制……于时天下之在重哀者,咸以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