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 [kuí mén]
1. 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夔门 引证解释
⒈ 指 瞿塘峡。因地当 川 东门户,故称。为 长江 三峡之一。参见“瞿塘峡”。
引宋 陆游 《新春感事》诗之四:“忆到 夔门 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陈毅 《重过三峡》诗:“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剑破 夔门。”
夔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削小释义:⒈谓将封邑分小。 《晋书·段灼传》:“如此则枝分叶布,稍自削小,渐使转至万国,亦后世之利,非所患也。”⒉犹瘦小。郭沫若《初出夔门》二:“京官的兄弟却与他哥哥成一个对照,年纪只有十八九岁的光景,身材削小,带着一副很深的近视眼镜。”
- 2.
发遣释义:打发,使离去。 《东观汉记·张歆传》:“有报父仇贼自出,歆 召囚诣閤。曰:‘欲自受其辞。’既入,解械饮食之,便发遣,遂弃官亡命。”《后汉书·蔡邕传》:“桓帝 时,中常侍 徐璜、左悺 等五侯擅恣,闻 邕 善鼓琴,遂白天子,勑 陈留 太守督促发遣。”《水浒传》第五二回:“那廝带将许多奸诈不及的三二十人,径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穆公 发遣 晋侯,方欲起程,忽见一班内侍,皆服衰絰而至。”郭沫若《少年时代·初出夔门四》:“国会被解散以后,所有旧国会议员每人是照原
- 3.
幺匿释义:[英unit]音译词。个人或个体。严复《<群学肄言>序》:“欲观拓都,视此幺匿。”严复《<群学肄言>序》第三章:“群者,谓之拓都;一者,谓之幺匿。”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从前 严几道 从甚么古书里--大概也是《庄子》罢--找着了‘幺匿’两个字来译unit,又古雅,又音义双关的。”郭沫若《少年时代·初出夔门》:“拓都大约是指社会,么匿是指个人。”原注:“这是totalandunit的对译,是 严几道《群学肄言》的译语。”
- 4.
瞿唐峡释义:亦作“瞿塘峡”。峡名。为 长江 三峡 之首。也称 夔峡。西起 四川省 奉节县 白帝城,东至 巫山 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 西蜀 门户。峡口有 夔门 和 滟滪堆。
- 5.
瞿塘峡释义:长江三峡之一。 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和巫山县大溪镇之间。长8千米。峡口有夔门。
- 6.
讴书释义:吟诵诗文。 郭沫若《少年时代·初出夔门》:“讴书之余他要和同学们在寝室里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