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 [bù gào]
1.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例在报纸上登载一个布告。
英[ notice; bulletin; ]
2. 正式声明。
例学院关于暑期课程的布告。
英[ announcement; ]
3. 当众宣布。
例布告周知。
英[ publish; ]
布告 引证解释
⒈ 遍告;宣告。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刘 氏所立九王, 吕 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
《元史·武宗纪》:“詔整飭臺纲,布告中外。”
鲁迅 《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
⒉ 指官方或群众团体张贴的告示。
引巴金 《家》十:“接着报纸上又刊出了城防司令部严禁军人殴打学生的布告。”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板印刷的戒严布告。”
1. 公开宣示,使人人皆知。 《三国志通俗演义·曹操起兵伐董卓》:“操 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
支那 自愤子 《同胞受虐记》:“前日由 华 返 美 的公使 康格 君已经在议院里布告大众了。”
⒊ 公开张贴的文告。
引金近 《三个学生》:“合作社要出个布告,他写出来谁都能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章:“命一位幕僚拟了一个布告稿子。”
国语词典
布告 [bù gào]
⒈ 通告大众。也作「布告」。
引《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
例如:「布告县民周知。」
近通告 告示 公告 文告 文书
⒉ 张贴出来以通告大众的一种文书。也作「布告」。
例如:「门口贴了一张吉屋出租的布告。」
布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公告释义:⒈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⒉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 2.
通告释义:⒈普遍地通知:通告周知。⒉普遍通知的文告:布告栏里贴着一张通告。
- 3.
文书释义:⒈公文、书信、契约等。⒉某些机关或部队中从事公文、信件工作的人员。
- 4.
告示释义:旧指官府所张贴的布告。 现有时也借指口头或文字通知。
- 5.
文告释义:机关或团体发布的文件。
布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千金释义: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 2.
下心释义:屈意从人。 明 李贽《定林庵记》:“肯俯首下心,归礼穷士,日倚簷楹,欣乐而忘其身之贱,必欲为圣人然后已者耶!”《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即不然,也该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后布告天下,问罪兴师。”杨朔《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还得低首下心,处处让人。”
- 3.
不丧匕鬯释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袁公 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 清 摄政王解职,及 清 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於今日,復何疑虑!”
- 4.
公告释义:⒈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⒉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 5.
切切此布释义: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
- 6.
告朔释义:⒈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⒉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⒊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
- 7.
告示释义:旧指官府所张贴的布告。 现有时也借指口头或文字通知。
- 8.
哀诏释义:帝王崩后,嗣君布告国中的诏书。
- 9.
安服释义:⒈习惯而自然地实行。 《汉书·谷永传》:“起居有常,循礼而动,躬亲政事,致行无倦,安服若性。”颜师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⒉安定顺服。晋 荀勗《为晋文王与孙皓书》:“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获所。”邓慕韩《丁未黄冈举义记》:“在旧都司署成立军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惊,四民安服。”
- 10.
安民榜释义:安定民心的布告。
- 11.
宣读释义:在集会上向群众朗读(布告、文件等):宣读嘉奖令。
- 12.
属实释义:确系事实,合乎实际。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闰八月廿二日禀曾国藩等》:“各清册前来,均经委员检点属实。”廖仲恺《致饶潜川黄德源函》:“如果属实,自当先行劝令辞职,另举廉能为妥。”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如有民族工商农牧业家私人股份经调查属实者,当承认其所有权。”
- 13.
布告释义:⒈(机关、团体)张贴出来告知群众的文件:出布告。张贴布告。⒉用张贴布告的方式告知(事项):特此布告。布告天下。
- 14.
布政牓释义:宋 时称节度使的布告。
- 15.
布谕释义:布告晓谕。
- 16.
张贴释义:贴(布告、广告、标语等):张贴告示。
- 17.
恣意妄爲释义:任意地胡作非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察其原因,不外有少数顽固分子,不顾民族国家利益,恣意妄为。”
- 18.
手号释义:⒈手上的雕青记号。 《元典章·兵部一·新附军》:“十九年间,钦奉圣旨节该亡 宋 军人有手号的招收,无手号的休招收者。”⒉用手作姿势为记号来表示意思。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孙逸仙 復布告此会宗旨讫,復由各人自书誓书,传授手号。”
- 19.
报岁释义:每年收获后祭神,谓“报岁”。亦指收获时节。隋炀帝《敬灵龛疏》:“盛矣哉!是我大师证道之基趾也;至矣哉!是我良田之报岁也。”康有为《大同书》庚部第七章:“每一物品皆有调察讲习所,有学士多人聚而讲之,以报岁时发明布告之。”
- 20.
押榜释义:签发布告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