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乡邑 乡邑的意思
xiāng

乡邑

简体乡邑
繁体鄉邑
拼音xiāng yì
注音ㄒㄧㄤ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g,(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组词】:乡村。穷乡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组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yì,(1) 城市,都城。【组词】:城邑。都邑。(2) 旧指县。【例句】: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组词】:采邑。(4) 古同“悒”,愁闷不安。

基本含义

指乡村、农村地区。

乡邑的意思

乡邑 [xiāng yì]

1. 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

2. 秦汉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

3. 家乡,故里。

5. 同乡。

乡邑 引证解释

⒈ 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

《周礼·地官·乡师》:“以司徒之大旗,致众庶而陈之,以旗物辨乡邑,而治其政令刑禁。”
郑玄 注:“邑犹里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乡邑亦犹言乡里。凡六乡五比为閭,则聚居为城邑,犹之里宰。六遂之邑为五邻聚居。 《小司徒》都鄙之邑为四井聚居也。然则辨乡邑者谓即六乡之众而辨其某乡某邑耳。”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慈惠而有理者,使是掌乡邑而治父子。”
卢辩 注:“乡,乡遂。邑,公邑。”

⒉ 秦 汉 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噲 以相国击 卢綰,破其丞相 抵蓟 南,定 燕 地凡县十八,乡邑五十一。”
汉 张衡 《西京赋》:“郊甸之内,乡邑殷賑。”
梁启超 《新史学·史学之界说》:“夫欲求人类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

⒊ 家乡,故里。

《墨子·号令》:“发候,必使乡邑忠信善重士。有亲戚妻子,厚奉资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清 方苞 《读经解》:“而承其学者,復以教於乡邑,各自为方,不能相通。”

⒋ 同乡。

《周书·冯迁传》:“﹝ 迁 ﹞唯以谦恭接待乡邑,人无怨者。”
《南史·王懿传》:“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有一人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邑所容。”
明 李东阳 《贞则堂诗》:“忆昔归夫君,君家妾乡邑。”


乡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井释义:⒈古代田制单位。 丘,十六井;井,九百亩。⒉乡村;乡邑。⒊空井;枯井。佛家常以喻老而不堪复用之身。
    • 2.
      南乡姓释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南乡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3.
      同国释义:⒈同一国家。 《礼记·檀弓下》:“闻远兄弟之丧,哭于侧室;无侧室,哭于门内之右。同国则往哭之。”⒉犹同乡邑。宋 陈师道《寄李学士》诗:“平日齐名多早达,莫年同国未情疎。”
    • 4.
      州土释义:⒈州乡邑。《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王逸 注:“閔惜乡邑之饶富也。”⒉一州所辖的地域。汉 班固《东都赋》:“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 轩辕氏 之所以开帝功也。”《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
    • 5.
      怀树释义:《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 6.
      抚接释义:⒈安抚接纳。 《后汉书·邓训传》:“乌桓 怨恨谋反,詔 训 将 黎阳营 兵屯 狐奴,以防其变。训 抚接边民,为 幽部 所归。”《南齐书·州郡志上》:“十二年,刘义庆 镇 寿春,后常为州治。抚接遐荒,扞御疆埸。”《新唐书·李叔明传》:“初,东川 承兵盗,乡邑彫破,叔明 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⒉爱抚结纳。《晋书·慕容翰载记》:“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乐而从之。”《周书·令狐整传》:“整 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宋 王安石《上宋相公书》:“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
    • 7.
      杖乡之年释义:年过六十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
    • 8.
      法团释义:即法人。梁启超《史学之界说》:“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自注:“凡民间之结集而成一人格之团体者,谓之法团,亦谓之法人。法人者,法律上视之与一箇人无异也。一州之州会、一市之市会,迺至一学校、一会馆、一公司,皆统名为法团。”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这个大会是个法团,跟县政府自必是平行的。”参见“法人”。
    • 9.
      甘棠释义:⒈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宋 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⒉《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 之灭 紂,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
    • 10.
      终贾释义:汉 终军 和 贾谊 的并称。两人皆早成,后因以指年少有才的人。《后汉书·胡广传》:“终 贾 扬声,亦在弱冠。”《晋书·潘岳传》:“岳 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 终 贾 之儔也。”宋 司马光《自嘲》诗:“英名愧 终 贾,高节谢 巢由。”清 钱谦益《<琅嬛类纂>序》:“少司成 朱沧起 先生,以 终 贾 之年,蜚声史馆。”
    • 11.
      荒扰释义:⒈灾荒兵乱。《宋书·沉庆之传》:“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 躬耕垄亩,勤苦自立。”⒉慌乱。荒,通“慌”。宋 何薳《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若彼中无所养,则赴市之时,神魄荒扰,呼天请命之不暇,岂能愉心和气,雍容奏技如在豫暇时耶?”
    • 12.
      见成释义:现成。北周 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兼化乡邑道俗数千,敬造一切德轮,见成三百餘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秦重 ﹞到典铺里买了一件见成半新半旧的紬衣,穿在身上。”《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因相公见成之兵,遣使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
    • 13.
      邑墓释义:乡邑的陵园。
    • 14.
      邑犬群吠释义: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 15.
      邵伯讼棠释义:邵伯(召公 奭)巡行乡邑,听讼决狱于棠树之下,民不废农功。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因以“邵伯讼棠”为讼狱不烦劳百姓的典故。
    • 16.
      陬邑释义:边远乡邑。
    • 17.
      雕破释义:残破,破败。《新唐书·李叔明传》:“初,东川 承兵盗,乡邑彫破,叔明 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

乡邑(xi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乡邑是什么意思 乡邑读音 怎么读 乡邑,拼音是xiāng yì,乡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乡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