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贱士 贱士的意思
jiànshì

贱士

简体贱士
繁体賤士
拼音jiàn shì
注音ㄐㄧㄢ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1) 价钱低,与“贵”相对。【组词】:贱卖。贱价。(2) 旧时指地位卑下。【组词】:贱民。贫贱。卑贱。微贱。(3)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组词】:贱姓。贱躯。贱内(妻子)。(4) 骂人的话。【组词】:贱人。(5)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例句】:这孩子又和妈贱。犯贱。(6) 轻视。【例句】:“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品行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贱士的意思

贱士 [jiàn shì]

1. 轻视士人。

2. 微贱的人。

4. 士人谦称自己。

贱士 引证解释

⒈ 轻视士人。

睡虎地 秦 墓竹简《为吏之道》:“吏有五失:……五曰贱士而贵货贝。”

⒉ 微贱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贵室豪家,弃宅竞窜;贫夫贱士,襁负争逃。”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故有蓬户编氓,桑枢贱士,膾鳞为羞,采薇代旨。”

⒊ 士人谦称自己。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况北州之贱士,为炎土之流人。”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臣布衣贱士,无官守言责。”
清 龚自珍 《暮春以事趋圆明园》诗:“期门瞩威武,贱士感蹉跎。”


贱士(ji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贱士是什么意思 贱士读音 怎么读 贱士,拼音是jiàn shì,贱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贱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