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枲 [má xǐ]
1. 即麻。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指麻布之衣。
麻枲 引证解释
⒈ 即麻。
引《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
⒉ 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
引《吕氏春秋·上农》:“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田野闢,麻枲治。”
宋 陈造 《财昏》诗:“西家女三十,闭户事麻枲。”
⒊ 指麻布之衣。
引《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 内服貂蝉,外衣麻枲。”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先生闻乐,喜金丝乎?喜瓦缶乎?入市,买锦绣乎?买麻枲乎?”
麻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女事释义: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事。《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管子·立政》:“工事竞於刻鏤,女事繁於文章,国之贫也。”
- 2.
组紃释义:⒈丝绳带。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孔颖达 疏:“组、紃俱为絛也……然则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 北妇人,织絍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綺之工,大优於 江 东也。”唐 杨巨源《古意赠王常侍》诗:“组紃常在佳人手,刀尺空摇寒女心。”⒉古指妇女从事的女红。唐 白居易《封太和长公主制》:“第四妹端明成性,和顺稟教。静无违礼,故组紃有常训;动必中节,故环珮有常声。”宋 王禹偁《平阳公主赞并序》:“余观 文母 之下,修
- 3.
织纴释义:⒈亦作“织絍”。指织作布帛之事。《墨子·非攻下》:“农夫不暇稼穡,妇人不暇纺绩织紝。”《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孔颖达 疏:“紝为繒帛。”唐 元稹《桐花》诗:“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紝。”清 王韬《兴利》:“织絍必以机器为先,事半而功倍,功捷异常,而其利无穷。”⒉指织布帛的工人。《左传·成公二年》:“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公衡 为质,以请盟。”杜预 注:“织紝,织繒布者。”
- 4.
绣文释义: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妇人为綺靡之饰,不勤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倣效,耻独无有。”唐 孙樵《乞巧对》:“绣文锦幅,云綃雾縠。”清 刘大櫆《程孺人传》:“始吾父为诸生,甚贫,攻苦夜读,吾母刺绣文佐之。漏四下,犹刀尺与书和答也。”
- 5.
耋老释义:⒈年老。《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 注:“七十曰耋。”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餘衣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⒉老年人。《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何休 注:“谦不敢多索丁夫,愿得主帅一二老夫以自安。”
- 6.
麻枲释义:⒈即麻。《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⒉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吕氏春秋·上农》:“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汉 桓宽《盐铁论·园池》:“田野闢,麻枲治。”宋 陈造《财昏》诗:“西家女三十,闭户事麻枲。”⒊指麻布之衣。《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 内服貂蝉,外衣麻枲。”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先生闻乐,喜金丝乎?喜瓦缶乎?入市,买锦绣乎?买麻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