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干国 干国的意思
gànguó

干国

简体干国
繁体幹國
拼音gàn guó
注音ㄍㄢ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àn gān,(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组词】:树干。躯干。干线。(2) 做。【组词】:干事。说干就干。(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组词】:干才。干员。干练。(4) 方言,坏、糟。【组词】:事情要干。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或地区的干部、官员。

干国的意思

干国 [gàn guó]

1. 治理国家。

干国 引证解释

⒈ 治理国家。

《后汉书·史弼传》:“议郎 何休 又讼 弼 有干国之器,宜登台相。”
《后汉书·苏章传》:“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 章 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復用,卒於家。”

⒉ 榦國:犹治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若 许子政 者,有榦国之器,正色忠謇,则 陈仲举 之匹。”


干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共同体释义:⒈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⒉由若干国家在某一方面组成的集体组织。
    • 2.
      共同市场释义:若干国家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而组成的相互合作的统一市场。
    • 3.
      干纪释义:⒈违犯法纪。 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北齐书·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清史稿·高宗纪一》:“王其严加约束,毋俾干纪。”⒉犹干系;责任。《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年还不长,且脱了 鲜于同 这件干纪。”《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请把门房锁了,不然,丢了东西是小的们的干纪。”
    • 4.
      联邦释义:国家结构形式之一。若干国家(邦或州)联合成一个统一国家称为联邦。联邦是国际交往中的主体,有统一的宪法、法律、立法机关和政府。联邦同成员国(邦或州)间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各成员国(邦或州)也有自己的宪法、法律、立法机关和政府。各成员国的公民同时又是联邦的公民。
    • 5.
      蹇寓释义:滞留寄住。 宋 惠洪《予顷还自海外夏均父以襄阳别业见要使居之后六年均父谪祁阳酒官余自长沙往谢之夜语感而作》诗:“堂堂千人英,要是干国具。龙蛇吁莫测,涔蹄聊蹇寓。”
    • 6.
      骨利干释义:古部族名。在 瀚海(今 贝加尔湖)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隶 瀚海都督府。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製名。”《新唐书·回鹘传上》:“回紇,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 时亦号 高车 部,或曰 敕勒,讹为 铁勒。其部落曰 袁紇、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 ……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磧北。”清 袁枚《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

干国(gan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干国是什么意思 干国读音 怎么读 干国,拼音是gàn guó,干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干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