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仆 [diē pú]
1. 亦作“跌扑”。亦作“跌扑”。
2. 跌倒;摔跟头。
3. 指武打动作之一。
5. 遭受挫折。
跌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跌扑”。亦作“跌扑”。
⒉ 跌倒;摔跟头。
引《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
《情变》第二回:“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
陈荒煤 《夜》:“他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那个渐渐跑远了,时常跌扑到地上又爬来乱钻的影子。”
⒊ 指武打动作之一。
引《九尾龟》第二回:“陈云仙 仍扮 武松,那脱靠的一场解数,觔斗跌扑,十分伶俐。”
⒋ 遭受挫折。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清 戴名世 《与弟书》:“丈夫雄心,穷而弥固,岂因一跌仆而忧伤憔悴,遂不復振耶!”
跌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填仆释义:倾跌仆倒。 填,通“颠”。《魏书·术艺传·殷绍》:“加年夕齿頽,餘龄旦暮,每惧殂殞,填仆沟壑,先帝遗志,不得宣行。”
- 2.
戏彩释义:⒈见“戏彩”。⒉亦作“戏綵”。《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宋 张元干《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元 郭钰《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 3.
老莱衣释义:《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唐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宋 梅尧臣《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明 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清 赵翼《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 4.
跌仆释义:亦作“跌扑”。亦作“跌扑”。跌倒;摔跟头。《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情变》第二回:“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陈
- 5.
跌坠释义:跌仆坠落。
- 6.
跌扑释义:见“跌仆”。
- 7.
踣跌释义:跌仆,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