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体 书体的意思
shū

书体

简体书体
繁体書體
拼音shū tǐ
注音ㄕㄨ ㄊ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基本含义

形容人有才气而不愿墨守成规,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生活态度。

书体的意思

书体 [shū tǐ]

1. 字体。

3. 文体。

书体 引证解释

⒈ 字体。

《晋书·卫恒传》:“杜氏 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清 金农 《过北碕精舍得宋高僧手写<涅槃经>残本即题其后》诗:“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六国之时,文字异形, 斯 乃立意,罢其不与 秦 文合者,画一书体。”

⒉ 文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前日邂逅 娄妃,偶论书体,见他词翰精妙,遂为文字之交。”


国语词典

书体 [shū tǐ]

⒈ 字体的笔画间架。也作「字体」。

《晋书·卷三六·卫瓘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⒉ 文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书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笔书释义: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 2.
      三估释义: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
    • 3.
      三古释义:⒈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所指时限各别。⒉泛指古代。⒊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
    • 4.
      东汉分释义:书体的名称。指 东汉 八分隶书。
    • 5.
      中书格释义:明 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 6.
      书祖释义:指某种书体的创始者。亦指成就很高的书法家。
    • 7.
      俗书释义:⒈通俗流行的书体。⒉品格不高的书法。⒊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⒋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⒌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 8.
      倒薤释义:一种篆书书体名。
    • 9.
      偃波书释义:书体名。即版书,状如连文,故称。为颁发诏命所用。
    • 10.
      八体书释义:指八种书体。
    • 11.
      八体释义:秦始皇时定的八种书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刻符、摹印、署书、殳书是由于用途不同而区别的。
    • 12.
      分书释义:⒈汉字书体名。即八分书。⒉子孙分家析产的凭据。
    • 13.
      医话释义:中医的随笔记录。内容记载读书体会、临症心得、学术评论、见闻掌故等。
    • 14.
      垂针释义:书体名。
    • 15.
      垂露书释义:书体名。 相传 汉 曹喜 工篆隶,善悬针垂露之法,世称“垂露书”。
    • 16.
      填书释义:亦作“填篆”。书体之一种。相传为 周 人 媒氏 所作。
    • 17.
      小纂释义: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
    • 18.
      平假名释义:日语两套假名符号之一的草书体。
    • 19.
      张迁碑释义:东汉碑刻。隶书。额题《汉故谷(fd26)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公元186年镌立于无盐(今山东东平)。碑阴刻有题名。书体方整厚重,骨力雄健。
    • 20.
      张黑女碑释义:《张玄墓志》的别名,全名《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属魏碑书体精品。

书体(shut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体是什么意思 书体读音 怎么读 书体,拼音是shū tǐ,书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