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 [yǎn yuè]
1. 横卧形的半弦月。泛称半月形。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营阵名。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
偃月 引证解释
⒈ 横卧形的半弦月。
引《太平御览》卷四引 汉 京房 《易飞候》:“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
⒉ 泛称半月形。
引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寒兰荡》:“田畛细流,入池如偃月。”
⒊ 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
引《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絶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鲍彪 注:“偃月,额骨。”
《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相工 茅通 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
⒋ 营阵名。参见“偃月营”、“偃月阵”。
引《新唐书·突厥传上》:“大将将兵,柄不得专,一曰为偃月,一曰为鱼丽,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愰骇之间,虏骑乘之。”
唐 方干 《狂寇后上刘尚书》诗:“纔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⒌ 指 唐 李林甫 的 偃月堂。参见“偃月堂”。
引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虽怀 子仪 贯日之忠,曾无其福;卒堕 林甫 偃月 之计,孰拯其寃!”
宋 林景熙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之十:“权臣坐 偃月,弃官如飘蓬。”
国语词典
偃月 [yǎn yuè]
⒈ 半弦月。
⒉ 半月形的器物。
例如:「偃月营」、「偃月刀」。
偃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偃月阵释义:半月形的军阵。《新五代史·杂传·杜重威》:“安重荣 反,重威 逆战於 宗城,重荣 为偃月阵,重威 击之不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右翼军继步军北引而东,作偃月阵,步军居中,骑军据其两端,使贼不见首尾。”
- 2.
偃月释义:⒈横卧形的半弦月。⒉泛称半月形。⒊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⒋营阵名。⒌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 3.
偃月公释义:唐 权臣 李林甫 的代称。因 李林甫 有 偃月堂,故称。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李林甫以毒虐弄正权》:“惠州 一娼女震厄死于市衢,脇下有朱字云:‘李林甫 以毒虐弄正权,帝令列仙举三震之。’疑此女子 偃月公 后身耶?”参见“偃月堂”。
- 4.
岫幌释义:⒈山洞居室的窗户。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喘。”吕延济 注:“岫幌,山窗也。”宋 范成大《偃月泉》诗:“我欲今年来结夏,莫扃岫幌掩云关。”⒉引申指山林隐居之地。宋 王禹偁《商山》诗:“未能栖岫幌,犹道佐彤襜。”
- 5.
日角偃月释义: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 6.
春秋大刀释义:陈氏春秋大刀,亦名“青龙偃月刀”,它起源于河南省陈家沟,由陈王庭所制,由陈发科本人修改,其子陈照奎定型的套路。
- 7.
月堂释义:唐 李林甫 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
- 8.
月杖释义:亦作“月仗”。 中国 古代马球运动中的击球用具。球棍长数尺,头端形如偃月,故名。也称球杖、鞠杖。唐 鱼玄机《打毬作》诗:“坚圆浄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明 杨慎《咏史》:“月仗云门五彩毬,御前争睹最先筹。”《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辽 主好击毬,尝与大臣分朋击鞠,諫议大夫 马得臣 上疏諫曰:‘……若贪月杖,误拂天衣,臣实失仪,君又难责。’”参阅《金史·礼志八》。
- 9.
月河释义:为减杀水力,开凿成的偃月形的河道。
- 10.
月钟释义:神话传说中的钟名。形似偃月,故名。
- 11.
落星释义:⒈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北临 长江。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宋 梅尧臣《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后相。”⒉楼名。在 南京市 东北临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选·左思<吴都赋>》:“数军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楼。”刘逵 注:“吴 有 桂林苑、落星楼,楼在 建业 东北十里。”前蜀 韦庄《春日》诗:“落星楼 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暉。”⒊石名。唐 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眇小欺 湘 燕,团圆笑落星。”
- 12.
隁月阵释义:即偃月阵。半月形的军阵。
- 13.
青龙刀释义:见“青龙偃月刀”。
- 14.
青龙偃月刀释义:刀类兵器名。因形如偃月,并雕有青龙,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