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1) 连成一体。【组词】:接合。接骨。接壤。衔接。(2) 继续,连续。【组词】: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3) 靠近,挨上。【组词】:接近。邻接。接吻。(4) 承受,收取。【组词】:接受。接收。接纳。接管。(5) 迎。【组词】:接风。接生。接待。(6) 姓。
nà,(1) 收入,放进。【组词】:出纳。藏污纳垢。(2) 接受。【组词】:采纳。笑纳。纳谏。(3) 享受。【组词】:纳福。纳凉。(4) 缴付。【组词】:纳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组词】:纳鞋底。(6) 姓。
1. 接受;收纳。
例接纳新会员。
英[receive;]
⒈ 结交罗致。
引《后汉书·岑彭传》:“光武 深接纳之。”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先是,司徒 王允 以 布 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 裴仲 接纳天下之士。”
邹鲁 《广西光复》:“并开华熙客栈,实欲借此为机关,接纳志士以谋大举。”
⒉ 接待,招待。
引《水浒传》第七三回:“里面太公张时,看见 李逵 生得凶恶,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⒊ 接受。
引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他必然是较多地接纳了人民观点的人。”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当大家猜透他的谜,不愿接纳他的时候, 金生 说:‘……可以让他试一年。’”
⒈ 接受收纳。
引《金史·卷一二九·佞幸列传·张仲轲》:「我闻接纳叛亡、盗买鞍马,皆尔国杨太尉所为,常因俘获问知其人无能为者也。」
例如:「我接纳你的建议。」
近领受 接受 采纳
反推辞
⒉ 结交、罗致。
引《后汉书·卷一七·冯岑贾列传·岑彭》:「光武深接纳之」
《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1.酒色财气,他无一不好,我怎敢接纳这种人做事。
2.主政者一旦师心自用,则难以接纳谏言。
3.黄河一路走来,接纳了许多的溪流。
4.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5.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6.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
7.宽容是大度的接纳,宽容是高度的认可,宽容是极度的肯定,宽容更是一种美德,有了宽容的心我们便会发现人生的真谛!
8.如果是当地人可以接纳的话,国外旅游当然可以在当地工作了,只要人家愿意付你工钱。
9.主政者一旦师心自用,则难以接纳諫言。
10.相投,那么你就大错了,要想着如何让别人接纳你。
11.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
12.去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13.这些树木将会逐渐接纳我,而为了配得上这份雅意,我学会了应当懂得的事。
14.寂寞是一种逃脱,面对束手无策的日子,它接纳你的无能和敌意。
15.善于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非原则的问题上求大同存小异。
16.我的心愿是不再被四处贩卖,所以请你接纳我吧。相对的,我一生将属于你。
17.逆耳之言,虽是真实,但却没有雅量接纳。人似乎永远喜欢沉醉在花言巧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