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起联 起联的意思
lián

起联

简体起联
繁体起聯
拼音qǐ lián
注音ㄑㄧˇ ㄌ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lián,(1) 连结,结合。【组词】:联合。联结。联系。联络。联盟。联邦。联袂。联名。联想。联姻。联营。珠联璧合。(2) 对偶的语句。【组词】:对联。挽联。楹联。上联。下联。(3)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基本含义

起联指的是在诗歌或文章中,通过使用对仗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思想,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起联的意思

起联 [qǐ lián]

1. 律诗的第一第二两句。

起联 引证解释

⒈ 律诗的第一第二两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集句》:“后闻 沉 有集古藳式,分门摘句,先已排定起联结句,但临时咏何事,即攒成之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中秋诗》:“姚古芬 五律起联云:‘举头看明月,把酒问青天。’以 苏 对 李,天造地设。”


起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偷春体释义: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 唐 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顰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 2.
      函枋释义:横排的木桩。枋,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晋 元康 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为函枋,立作覆枋。”
    • 3.
      皱领释义:引起联想轮状皱领的某物。
    • 4.
      纽带释义:指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团结的纽带,是进步的保证。
    • 5.
      额坊释义:又称檐枋(宋称阑额)。额,匾额。坊,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额枋上置平板枋。
    • 6.
      额枋释义: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起联(qil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起联是什么意思 起联读音 怎么读 起联,拼音是qǐ lián,起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起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