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釉释义: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可分为结晶釉,裂纹釉等。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 2.
伯埙仲箎释义:是中国的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3.
伯埙仲篪释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4.
土俑释义:古代用泥土烧制的殉葬的偶人。
- 5.
土定瓶释义:宋 代 定窑(在今 河北 曲阳)烧制的一种瓶子。“土定”为定窑瓷的品种之一,质地较粗。
- 6.
土窑释义:⒈窑洞。⒉烧制陶器的窑。⒊手工开采的煤窑。
- 7.
坯体释义:陶土,制陶工艺中未经烧制前的器件物件。
- 8.
大理石释义:也叫大理岩。一 种变质岩。因云南大理所产品质最好而得名。由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重结晶而形成,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和石雕材料。可用于制隔电板,烧制石灰、水泥,也可用作冶金工业 等的助熔剂。
- 9.
孔雀蓝释义:瓷器釉色之一,“孔雀蓝釉”又称“法蓝”,瓷器釉色名。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
- 10.
宋瓷释义:亦作“宋磁”。宋 代烧制的瓷器,后世视为瓷器中的珍品。
- 11.
定器释义:宋 代 定州 瓷窑烧制的瓷器。
- 12.
定窑释义:宋代名窑。位于今河北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山村。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所烧白瓷为宋代之冠。一度烧制宫廷专用 瓷器。
- 13.
宝烧释义:用红宝石末烧制的瓷器。
- 14.
山库释义:五代 时一种用胶泥烧制而成的劣质钱。
- 15.
成窑释义: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
- 16.
数砖头释义:数砖头一词,是民间用语,“砖”是建筑墙体的主要材料,用泥土制成立体的长方形毛坯,再经过烧制。
- 17.
景泰蓝释义:也叫铜胎嵌丝珐琅。中国独特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用铜胎嵌丝后填以珐琅彩釉,经烧制、磨光、镀金或银而成。有各种器皿造型。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当时多以蓝色彩釉作地,故名。
- 18.
柴瓷释义:柴窑 烧制的瓷器。
- 19.
沙盆释义:用陶土和沙子烧制的盆子。
- 20.
沙罐释义:用陶土和沙烧制的罐子。《恨海》第四回:“灶上安放着一口铁锅,旁边放着一个沙罐。”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四:“一位中年妇女一手提一沙罐子温茶,一手拿几个粗碗,放到谈话的人们跟前的一张朱漆墩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