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哀愤 哀愤的意思
āifèn

哀愤

简体哀愤
繁体哀憤
拼音āi fèn
注音ㄞ ㄈ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 ◎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组词】: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基本含义

形容悲痛愤怒的心情。

哀愤的意思

哀愤 [āi fèn]

1. 悲哀愤懑。

哀愤 引证解释

⒈ 悲哀愤懑。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晋 难兴,终《止息》於此,其音哀愤而噍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向杲》:“杲 闻奔视,则兄已死,不胜哀愤。”
彭芳 《保路运动》:“万众哀愤,祸机四伏。”


哀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哀愤释义:悲哀愤懑。
    • 2.
      哀郢释义:《楚辞·九章》篇名。 战国楚人屈原作。郢为楚国首都。此篇一般认为系作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之后,篇中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表达了强烈的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 3.
      行备释义:⒈出行的准备。《晋书·礼志中》:“泰始 二年八月,詔曰:‘思慕烦毒,欲诣陵瞻侍,以尽哀愤。主者具行备。’”⒉具备高尚的德行。汉 班固《白虎通·考黜》:“内能正己,外能正人,内外行备,孝道乃生。”
    • 4.
      负杖释义:倚杖;扶杖。《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 遇负杖入保者息。”郑玄 注:“见走辟 齐 师将入保,罢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晋 刘琨《答卢谌诗》序:“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唐 王绩《游仙诗》之三:“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清 归庄《跋先君赠沉翁诗》:“回思先君负杖逍遥之年,已閲二纪,所勒铭之杖,亦久失之,惟诗卷长留天地间耳。”

哀愤(aif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哀愤是什么意思 哀愤读音 怎么读 哀愤,拼音是āi fèn,哀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哀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