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劝耕 劝耕的意思
quàngēng

劝耕

简体劝耕
繁体勸耕
拼音quàn gēng
注音ㄑㄨㄢˋ ㄍ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àn,(1)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组词】:劝说。劝解(jiě)。劝导。劝教(jiào)。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2) 勉励。【组词】:劝勉。劝学。劝业。劝善。

gēng, ◎ 用犁把土翻松。【例句】:耕种(zhòng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耕耕,自有收获”)。笔耕(喻写文章)。舌耕(喻教书)。

基本含义

劝导人们勤劳耕种,努力耕耘。

劝耕的意思

劝耕 [quàn gēng]

1. 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

3. 努力耕种。

劝耕 引证解释

⒈ 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

《尸子》卷下:“有虞氏 身有南亩,妻有桑田, 神农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唐 杜甫 《大雨》诗:“阴色静壠亩,劝耕自官曹。”

⒉ 努力耕种。

《汉书·食货志上》:“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贵者也。”


劝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停落释义:亭落,驿亭村落。停,通“亭”。汉 桓宽《盐铁论·授时》:“田畴赤地,而停落成市,发春而后,悬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谓也。”
    • 2.
      劳农释义:⒈指工人和农民。 李大钊《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瞿秋白《赤俄之归途》四:“虽然也有不少糊涂颟顸的蠢气,却不害其为世界第一新国--劳农的国家。”⒉单指农民。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应该投身到山林里村落里去,在那绿野烟雨中,一锄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劳农的伴侣。”⒊劝勉农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汉书·元帝纪》:“劳农劝民,无使后时。”按,《礼记·月令》:孟夏劳农,以劝耕作;孟冬劳农,以示休息
    • 3.
      坯冶释义:亦作“坏冶”。 谓制陶和冶炼。比喻培育人材。《后汉书·崔駰传》:“参差同量,坏冶一陶。”宋 曾巩《谢熙宁五年历日表》:“臣敢不深究土风,详求气序,躬劝耕桑之业,辅成坯冶之仁。”宋 王安石《次韵酬宋玘》之四:“久知坯冶成天巧,岂与人间共一陶!”
    • 4.
      完盛释义:谓繁庶丰赡。 《新五代史·杂传·张全义》:“全义 披荆棘,劝耕殖,躬载酒食,劳民畎亩之间,筑南、北二城以居之。数年,人物完盛,民甚赖之。”
    • 5.
      干色释义:⒈犹犯颜。 色,指对方的脸色。《汉书·叙传下》:“建平 质直,犯上干色。”⒉谓追逐女色。《太平广记》卷四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苏琼》:“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对,然目不干色,曾无秽行。”⒊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岁干色为头,支色为身,纳音色为腹。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脛,纳音色为蹄。”
    • 6.
      并耕释义:指君民一起耕作。《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尸子》卷下:“神农氏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 7.
      望杏释义:指劝耕的时节。语本《氾胜之书·耕田》:“望杏花落,復耕。”南朝 陈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劝穡。”吴兆宜 注:“《月令》:杏花生,种百穀。”《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春祈稷奏諴夏辞》:“瞻榆束耒,望杏开田。”
    • 8.
      气序释义:⒈节气;季节。《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任居鼎右,已移气序,自顷以来,宿疾稍缠。”《周书·武帝纪上》:“盛农之节,亢阳不雨,气序愆度,盖不徒然。”宋 曾巩《谢熙宁五年历日表》:“臣敢不深究土风,详求气序,躬劝耕桑之业,辅成坯冶之仁。”⒉气候。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气序和畅,风俗质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迤邐时光昼永,气序清和。榴花院落,时闻求友之鸎。细柳亭轩,乍见引雏之燕。”
    • 9.
      耕藉释义:亦作“耕籍”。 亦作“耕耤”。古时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历代皆有此制,称为耕藉礼或籍田礼。据《礼记·月令》,其礼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至 清 末始废。《礼记·祭义》:“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宋书·礼志一》:“晋 武帝 末,有司奏:‘古诸侯耕籍百亩,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庙,以劝率农功。今诸侯治国,宜修耕籍之义。’”《旧唐书·礼仪志四》:“玄宗 欲重劝耕藉,遂进耕五十餘步,尽壠乃止。”《清史稿·礼志二》:“乾隆 三年,帝初行耕耤礼,先期六
    • 10.
      道府释义:清 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易宗夔《新世说·假谲》:“未几 杨 巡抚 广东,即保荐 王 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 11.
      青旛释义:亦作“青幡”。古代春令作劝耕、护花等用的青旗。
    • 12.
      青牛释义:⒈黑毛的牛。南朝 梁简文帝《乌栖曲》之三:“青牛丹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长安 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鲁迅《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⒉指土牛。旧时习俗,立春塑土牛用以劝耕。又称“春牛”。《隋书·礼仪志二》:“立春前五日,於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於东郊,竖青幡於青牛之傍焉。”参见“打春”。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
劝耕是什么意思 劝耕读音 怎么读 劝耕,拼音是quàn gēng,劝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劝耕造句子